随着“金九银十”传统销售旺季的到来,晋江楼市在一系列政策的持续影响下,呈现出诸多新变化:商业住房贷款利率已降至3.05%的历史新低,多孩家庭信贷政策优化进一步扩大受益面,多幅优质地块入市为后续市场供应奠定基础……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晋江楼市的核心关键词是“结构优化”,无论是产品设计还是需求释放,都会朝着更贴合居民实际居住需求的方向发展。
政 策
今年以来,晋江积极响应上级政策,以信贷调整为核心释放多重利好,为楼市注入新活力。
从利率来看,当前商业贷款利率已降至3.05%的历史新低,直接降低购房者成本——以贷款200万元、期限30年计算,对比此前3.15%的利率,等额本息还款方式下,每月还款额从8627元降至8479元,总利息减少约5.33万元,每月压力减轻148元。
“之前一直犹豫,利率高的时候还款压力太大,现在算账后发现利息省了不少,终于下定决心置换。” 改善型购房者林先生的表述,代表了多数置换群体的心态。
此外,多孩家庭信贷政策优化进一步扩大受益面:生育二孩及以上家庭(家庭成员包含夫妻双方及未成年子女;离异、再婚家庭,子女个数计入拥有抚养权的一方;依法收养的子女计入家庭子女个数)在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购买泉州市辖区内的商品住房时,给予核减1套家庭住房套数,降低了改善门槛。
业内人士指出,新政推出后,不少因购房门槛高而观望的多孩家庭重新规划购房,“这不仅带来了新的购房群体,也让市场活跃度明显提升,尤其是改善型需求的释放速度加快。”
四房成新宠 改善型成“新刚需”
需 求
在晋江多个楼盘现场,户型需求的结构性变化尤为明显——建筑面积130平方米左右的四房户型成为购房者首选,三房户型的关注度显著下降。
“原本想选三房,但考虑到孩子长大需要独立空间,还是决定一步到位买四房。”市民李先生的选择并非个例,同样在看房的张女士也表示,二孩家庭居住需求迫切:“两个孩子加父母,三房根本不够用,连书房都挤不出来,孩子只能在客厅写作业,四房才能满足基本居住需求。”
从地产行业视角来看,这一变化背后是多重因素叠加:经济发展带动居住品质追求、三孩政策放开改变家庭结构、房价稳定下“一步到位”的购房观念普及。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当前,晋江正在进入“换房阶段”,首次改善、再次改善型置业成为市场“新刚需”,从今年成交数据来看,改善型房源占比已超过刚需型房源。同时,存量市场的流通也助力需求释放,不少购房者通过“以小换大”“以老换新”“以远换近”实现居住升级。
记者了解到,不少开发商也同步调整产品设计,近两年晋江市场上130平方米左右的四房逐渐增多。
业内人士解释:“这个面积段可灵活设计,既能做宽敞三房,也能做紧凑四房,刚好匹配‘四口、五口之家’‘需要多房间但不追求超大面积’的需求,是顺应家庭结构变化的产物。”
多幅优质地块出让 低密地块引关注
土地市场
作为房地产市场的“源头”,晋江9月土地出让动作频频,多幅优质地块入市为后续市场供应奠定基础。
9月2日,位于晋江内坑镇一宗约111亩的商住用地率先拍卖,该地块位于宅内村、古山村,涵盖二类城镇住宅与零售商业用地,起拍价2.1亿元;9月10日,位于紫帽镇塘头村、园坂村的P2025-35号地块也将出让,土地面积超3.6万平方米,起拍价同样为2.1亿元,其核心优势在于低容积率1.05~1.545,且是晋江罕见的“山景+湖景+公园”三重景观叠加地块。
从配套来看,P2025-35号地块的区位优势突出:紧邻沈海高速紫帽互通口,3公里范围内覆盖紫帽中学、紫帽中心幼儿园、晋江市中医院紫帽院区(二级综合医院),同时毗邻紫帽山4A景区与918亩紫湖郊野公园,形成“5分钟生态圈+15分钟城市生活圈”。
“紫帽镇作为泉州‘南大门’生态文化旅游核心区,本身定位就是低密居住板块,这幅地块的出让可能会吸引主打高端改善产品的开发商参与。”业内人士预测,优质地块的入市不仅能丰富未来市场的产品类型,也能通过土地市场的活跃传递信心,“土地是楼市的基础,好地块的成交会让购房者对后续楼盘品质更有期待。”
机遇与挑战并存 理性与品质成关键
展 望
尽管当前晋江楼市利好因素较多,但业内人士也提醒,市场仍需面对潜在挑战。
对于开发商而言,在加大投资开发力度的同时,需更注重产品质量与服务升级——随着购房者对居住品质的要求提高,单纯的“大户型”已无法满足需求,社区配套、物业服务、户型实用性等细节成为决策关键。
对于购房者,业内人士建议,利率和政策红利确实降低了购房成本,但仍需结合自身收入、家庭需求选择房源。
从长期来看,随着政策效应的持续释放、需求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晋江楼市将逐步从“刚需主导”转向“改善主导”,市场发展更趋平稳。
“未来一段时间,晋江楼市的核心关键词是‘结构优化’,无论是产品设计还是需求释放,都会朝着更贴合居民实际居住需求的方向发展,这一趋势值得持续关注。”业内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