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b版:健康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白露至秋意浓 看看咱厝人如何养生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9月7日将迎来白露节气,作为秋季的第三个节气,白露标志着暑气渐消、秋凉初至。在晋江,市民们正以独特的方式顺应节气变化,开启一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养生之旅。

饮食调养:润燥养肺成主流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随着昼夜温差加大,秋燥逐渐显现,晋江市民的饮食偏好悄然转变。在五店市传统街区,记者发现多家茶饮店推出“白露特调”——以百合、银耳、雪梨为主要原料的润燥茶饮,成为年轻群体的新宠。“最近总感觉口干舌燥,喝这个既解渴又养生。”正在购买茶饮的市民陈女士说道。

家庭餐桌上的变化更为明显。家住梅岭街道的林阿姨每天清晨都会熬制一锅“四白粥”:百合、莲子、银耳与粳米慢火熬煮,再撒上几粒枸杞。“白露后要多吃白色食物润肺,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她笑着将粥分装进保温桶,准备给上班的儿子送去。

咱厝中医专家指出,白露时节饮食应遵循“减苦增辛”原则,适当食用韭菜、香菜等辛味食物以助肝气,同时减少苦瓜、莴笋等苦味食物摄入。在晋江中医院,不少市民前来咨询节气食疗方案。该院治未病科医生建议:“可多用西洋参、沙参煲汤,或以葱白、生姜煮水预防感冒,但需避免过量食用辛辣燥热之物。”

起居运动:动静结合御秋寒

“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咛。”这句民间谚语道出了白露养生的关键——保暖。在晋江世纪公园,晨练的市民纷纷换上长袖运动服。“以前夏天5点就来跑步,现在要等到7点太阳出来才敢出门。”跑步爱好者李先生边做热身边说,“运动后要及时擦干汗水、换上干衣服,防止着凉。”

夜幕降临,安平桥畔的广场舞队伍中,张阿姨和姐妹们跳完最后一支舞,从包里掏出艾草足浴包。“白露后每晚用艾绒水泡脚,泡到微微出汗,睡眠质量明显提高了。”她向记者展示手机里的养生群聊记录,“我们还在群里打卡泡脚天数,互相监督呢!”

对于体质虚弱的老年人,咱厝不少老年学校里,学员们跟着老师学习八段锦“两手托天理三焦”等招式。“动作要缓慢柔和,配合深呼吸,既能活动筋骨,又能收敛肺气。”授课老师强调。课后,学员们还体验了艾灸保健,针对大椎、肺俞等穴位进行温灸,以增强免疫力。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