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吴晓艳) 近日,晋江市第八实验小学(大山后校区)多功能教室顺利完成装修及相关软件设施安装,计划新学期正式投入使用。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教室采用“前平后梯”的空间设计,前排为平整摆放的课桌椅,适合集中授课;后方阶梯式座位既可作为学术讨论的延伸区域,又能容纳观摩人员,实现教学、展示功能的融合。此外,教室同时配备传统黑板与电子显示屏,形成“双板联动”教学模式,既保留板书教学场景,又可结合数字化演示,更好地满足多样化教学需求。
该教室的落成,不仅是学校办学条件提升的具体体现,也是社区与学校深度融合、共促优质教育资源建设的生动实践。
“这里原来是一间杂物室,是今年暑假期间,由大山后社区链接大山后社区慈善协会,协会捐资装修改造而成。”该校区负责人介绍,“今年六一期间,慈善协会还向学校捐赠了2万元,与孩子们共庆国际儿童节。”
“支持教育高质量发展,既为子孙后代创造了更好的学习环境,也为社区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大山后社区慈善协会会长王荣号表示,协会自今年2月成立以来,一直高度关注并支持家乡的教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