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b版:本地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时空旅行者”到啦!

秋迁候鸟“先遣部队”已抵晋江

半蹼鹬

成群的黑尾塍鹬

长趾滨鹬

本报讯 (记者 蔡斯洵 通讯员 陈文森) 秋迁候鸟“先遣部队”已抵达晋江!记者从泉州观鸟学会获悉,近日,九十九溪田园风光区开始出现秋迁候鸟的身影。这意味着,晋江湿地迎来观鸟佳期。

“目前率先飞抵九十九溪的候鸟,主要有黑尾塍鹬、尖尾滨鹬、长趾滨鹬、弯嘴滨鹬等。”连日来,泉州市观鸟学会会员每日都会前往九十九溪田园风光记录这群“时空旅行者”的身影。

早在8月19日,泉州市观鸟学会会员就记录到近200只黑尾塍鹬在九十九溪田园风光觅食栖息、补充能量,为继续飞往繁殖地和越冬地积蓄能量。“九十九溪田园风光是它们的重要过境停歇地之一,除了成群的黑尾塍鹬外,普通燕鸻也有200~300只。”

“鸻鹬类候鸟大约在8月上旬抵达泉州,今年到达时间与往年基本符合。”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志愿者委员会主任委员、泉州市观鸟学会会长吴轲朝介绍,“值得一提的是,泉州市观鸟学会会员还拍到三只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半蹼鹬罕见现身。半蹼鹬的迁徙今年较早到来,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和多样性。作为旅鸟,它们每年都会如期而至,为九十九溪这片湿地增添生机。半蹼鹬的这种迁徙行为不仅涉及生存,更关系到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半蹼鹬堪称“珍稀贵客”,被称为“缝纫机鸟”,不仅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还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近危(NT)物种。“半蹼鹬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标志性的觅食方式。它们在浅水泥滩觅食时,会将长喙垂直插入泥水再迅速拔出。”吴轲朝介绍,它们动作精准机械、周而复始,宛如老式缝纫机针头在布料上运作,因此被形象地称为“缝纫机鸟”。这种独特动作能帮助它们精准捕捉昆虫及软体动物等食物。

据悉,大多数鸻鹬类候鸟在北半球寒温带繁殖,到热带甚至南半球越冬,飞行旅程可达上万公里,是一群“时空旅行者”。鸻鹬类候鸟对湿地高度依赖,在繁殖地和长途迁徙的旅程中,优质的栖息地能给它们提供足够的食物及安全休息的场所,特别是东亚—澳大利亚这条迁徙路线,与我国的东部海岸线高度重合。九十九溪田园风光正处在这条冬季候鸟迁徙的“沿海大通道”上。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