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施珊妹
近日,在CCFA新消费论坛——2025中国购物中心与连锁品牌发展峰会上,利郎集团执行董事兼副总裁王俊宏带来题为“唤醒竞争,重塑新物种”的主题演讲。
他从河北文旅的现象级破圈案例切入,剖析在激烈竞争与选择过剩的时代,品牌如何通过聚焦自身优势、精准定位差异化价值来实现有效突围,并分享了利郎拒水羽绒从洞察、创新到定位升级的成功实践,以及利郎布局未来的四条增长曲线。
01
在现在这个商品过剩的时代,消费者不缺品牌,不缺选择。品牌普遍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面对这样的局面,品牌该如何破局?又该做些什么?拥有38年历史的利郎,又是如何成功应对并实现持续发展的?
选择过剩时代,小品牌如何突围?王俊宏分享了河北文旅的案例。“大家应该都有刷过这么一句宣传语:‘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这句口号为什么能火遍全国?河北的聪明之处在于不硬拼知名度,而是找准优势、精准出击。”
其有三大关键。其一,聚焦核心客群,主动做取舍。先服务好京津“邻居”,把“近”的优势吃透。2025年前5个月,北京和天津游客占了河北接待量的18.2%,占文旅消费的38.9%。其二,认清自我优势。精准定位为京津游客的“近处最美,美处最近”的选择,依托独特地理资源。其三,产品使用攻略清晰。明确主打“周末短途游”,不贪大求全。
河北作为相对“新”的旅游目的地,面对强大的对手,通过差异化定位成功突围,吸引了远超预期的关注和客流,也撬动更广的市场。这恰恰是当下许多品牌突破困境的有效路径:在红海中,与其血拼,不如开辟自己的赛道。
做差异是为了“避免竞争”
02
王俊宏分享了一个利郎的实践案例。
冬季羽绒服作为“兵家必争之地”,市场高度成熟,参数竞争、价格竞争卷到头,似乎已无新意。利郎如何破局?利郎洞察到一个被忽视的关键痛点:羽绒服机洗后结团结块、保暖性骤降,导致衣物寿命缩短。
基于此,利郎创新推出拒水羽绒系列产品,其成功关键在于:解决真痛点。攻克机洗难题,保持羽绒蓬松度和保暖性。利郎建立独特心智:“拒水保暖”成为核心价值点,而非传统保暖参数,赢得了市场高度认可,带动产品均价和品类占比显著提升。
利郎2022年推出拒水羽绒系列,首推销售3.1万件,3年销售25万件,占羽绒服品类的30%左右。拒水羽绒被市场看见并认可,关键在于拒水性能,这是一个很难被攻破的重要心智壁垒。这款产品是一个全新的产品,市场并没有验证过,成功的原因在于找到了拒水羽绒的“新用户人群”和“新使用场景”。场景越具体,产品越有力。
2024年冬,利郎进一步深化拒水羽绒的定位策略。利郎认识到“洗涤后保持蓬松”的优势属于使用后的延迟满足,在购买决策时触动力有限。因此,利郎决定将产品核心价值更紧密地关联消费者对“寒冷”的直接体感认知。中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消费者对寒冷的感知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潮湿环境下的寒冷体感(常被消费者称为“湿冷魔法攻击”),因其穿透性强,往往带来更强烈的不适感。利郎拒水羽绒因其独特的拒水特性,能有效减少潮湿环境对羽绒保暖性能的影响,从而更好地应对这类寒冷挑战。
基于此洞察,利郎不再仅强调“易打理”,而是将沟通重点升级为“对抗湿冷”。利郎联合媒体探讨“南北方湿冷干冷之争”,成功将“专业抗湿冷”与利郎拒水羽绒强关联,率先抢占这一差异化认知。很多品牌纷纷加入对抗湿冷的队伍,但专业抗湿冷这个心智已被利郎锁定抢占。这再次印证:真正的差异化源于洞察并满足未被满足的需求,从而有效规避同质化竞争,开辟新蓝海。做差异,是为了“避免竞争”。
四大增长曲线驱动持续发展
03
利郎这个38岁的品牌,增长新动能在哪?王俊宏透露,布局未来,利郎有四大增长曲线。
第一条增长曲线:核心主品牌稳健发展。主品牌运营健康,在库存管理、现金流等方面具备优势,为持续投入产品研发创新、提升终端体验、营销活动(如明星到店等创新模式)、营销推广人才梯队培养提供了坚实基础,保持稳定发展节奏。过去2年,利郎陆续举办了近10场明星到店活动,和购物中心建立起互利共赢的营销模式,每次举办都带火一座城。
第二条增长曲线:青年商务系列快速成长。该系列定位精准,增长势头强劲,门店网络持续扩张,销售表现亮眼,已成为利郎集团重要的增长支柱。未来将加速覆盖全国核心市场,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第三条增长曲线:东南亚市场积极开拓。利郎国际化战略迈出坚实步伐,马来西亚吉隆坡首店成功落地,开局良好。利郎正积极推进在东南亚多国的布局,对该市场的长期潜力充满信心,计划稳步拓展门店网络。
第四条增长曲线:国际化与多品牌战略启航。通过战略投资获得美国经典品牌MUNSINGWEAR(万星威)在中国的经营权,标志着利郎国际化与多品牌运营的重要开端。万星威首店已登陆成都SKP,后续将在中国关键市场有序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