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许春 通讯员 颜巍) 近日,晋江市新塘街道、灵源街道、经济开发区联合举办青年群体跨镇交流共建活动,开启了一场青年共学、共融、共建的交往与交流之旅。
活动中,来自上述3个单位的今年新录用干部和暑期实习生,一起探访了社区、企业、传统村落等地,拓宽视野、增进交流。
在曾林社区“党建+”邻里中心,青年们深刻体会到党建引领下社区服务的温度与活力。曾林社区结合“近邻、聚邻、惠邻”等“三邻”工作法,通过改建结合、功能叠加等方式,打造出集七大阵地为一体的空间。这个空间实现了共享开放、功能布局有序,构建起15分钟便民生活圈,让青年们看到了社区治理中以人为本的生动实践,也为他们未来参与基层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在卡尔美体育用品有限公司,青年们参观了企业品牌历史文化馆、产品展厅等,直观感受到卡尔美将红色文化融入企业管理。在福建海峡石墨烯技术研究院,青年们深入了解新材料领域创新技术的应用与产业化,感受石墨烯技术在新领域、新赛道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强大的发展优势。
走进经济开发区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青年们重点了解“数联工业互联网平台”如何创新“平台+园区+链条”模式,串联晋江特色产业集群(纺织、鞋服、食品等),为企业提供设备管理、工艺优化、供应链协同等数字化工具,实现降本增效。
青年们在参观过程中,不时与讲解人员互动,询问平台的运作细节、应用案例及对晋江产业未来发展的影响。这一参观让他们对晋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为自己今后的工作开拓了思路。
踏入梧林传统村落,青年们漫步在古厝洋楼之间,感悟着每一座建筑承载的厚重历史印记与家国情怀,也看到梧林在村落保护开发、文化资源挖掘与民生改善等方面所做的努力,进一步理解文化保护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重要性。
“这次青年跨镇交流共建活动,不仅让我对晋江产业发展、科技赋能和乡村振兴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为我们青年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大家一起开阔视野,感觉收获满满。”晋江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今年新入职干部吴思思说。
当天,新塘街道、灵源街道、经济开发区的团工委负责人共同签署了三地青年共建协议,将为三地青年群体搭建更广阔的交流平台,进一步推动青年成长,促进区域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