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b版: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晋江发放17.48万元助学金 温暖47名见义勇为人员子女

本报记者 沈茜 通讯员 林新颖 张金坛

21日下午,晋江市见义勇为协会、晋江市慈善总会联合举行2025年度助学仪式,向47名见义勇为人员的在校读书子女发放助学金共17.48万元,其中,晋江市见义勇为协会发放助学金10.69万元,晋江市慈善总会发放助学金6.79万元。

为更好地弘扬见义勇为精神、切实做好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护工作和优抚关爱工作,自2024年起,该助学金的发放范围已从大学、研究生阶段扩展至高中、初中及小学阶段,实现了更广泛的覆盖面和更精准的帮扶,让更多见义勇为家庭感受到社会关爱。

心怀感激 传递温暖

助学金颁发仪式后举行了座谈会,两名受助学生分享了感受。

福建商学院大四学生黄诗瑜已连续四年获得资助。她的父亲黄俊鑫于2002年3月13日上午8时许在池店镇菲莉集团路段勇斗2名抢劫犯,当年4月29日获评“晋江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

“父亲的见义勇为让我感到骄傲,也让我明白,普通人也能拥有照亮他人的力量。今天,这份来自晋江市见义勇为协会与慈善总会的关怀,更让我感受到社会对见义勇为精神的珍视,用实际行动为我们这些家庭撑起了一片温暖的天。”黄诗瑜动情地说。

“这份助学金,不仅缓解了我学业上的经济压力,更像一份精神礼物,象征着见义勇为的正能量正在被传递、被守护。”黄诗瑜表示,“作为见义勇为人员的子女,我深知自己肩上不仅有求学的责任,更有传承这份精神的使命。未来,我会把这份关怀化作学习的动力。我也会像父亲一样,把善意装在心里,在生活中主动帮助身边有需要的人,常怀善意、勇担责任。”

即将升入晋江致远中学高一的陈育铭是救人勇士陈芳着的儿子。2016年12月,陈芳着在晋江市深沪镇港阜海域不顾个人安危,与同村村民合力英勇救人。这几年来,陈芳着一如既往地守护着这片海域的安全。

“这份荣誉不仅属于父辈,也激励着我们。感谢晋江党委政府、见义勇为协会和慈善总会一直以来的关怀与支持,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一人勇为、全家光荣’。”陈育铭表示,“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父辈以实际行动树立了榜样,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传承。我们会将这份正气融入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继续弘扬见义勇为精神。”

谈及即将到来的高中生涯,陈育铭表示:“我会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和良好的表现回报这份关爱。同时,继续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传播见义勇为事迹,传递正能量,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情系勇士 落实保障

历年来,晋江市涌现出237名见义勇为先进典型,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展现了崇德向善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彰显了新时代晋江人民的良好精神风貌。

这几年来,晋江市一直努力全方位维护和保障见义勇为人员的合法权益,致力做好荣誉“附加值”,出台关爱慰问、定期体检、免费公交、精准帮扶、安居工程、就学助学、创业就业、评残评烈、养老保险等优抚优待举措,得到见义勇为人员及社会各界的好评。

“每年举办助学活动,是见义勇为优抚关爱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旨在大力倡导见义勇为精神,进一步弘扬社会正气。”晋江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晋江市公安局政委李勇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晋江市见义勇为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感谢。他表示,见义勇为协会要继续加大优抚关爱力度,继续深入挖掘见义勇为人员见义勇为事迹,继续用好、用足各项优抚优待措施,让勇士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关怀,真正让见义勇为人员“有地位、有待遇、有保障”;见义勇为人员要继续扬正气、树新风,做义事、行善举,为人民群众树好榜样,让见义勇为精神深入人心,让见义勇为行为蔚然成风,不断激发人民群众主动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希望同学们传承美德、勤奋学习、心怀感恩,早日成才、回报祖国。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