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b版:亲子周刊 上一版   
下一篇

从“温室”奔向“山野”

咱厝园长分享户外研学干货

园长访谈

俯身触摸泥土的温度,仰头观察星河的轨迹。眼下,户外深度研学成为亲子家庭的热门之选,它为何作为传统旅行或补习班的补充,成为连接知识、能力、情感与自然的桥梁?本期,记者采访了晋江市实验幼儿园园长陈丽坤,她将结合专业知识及自身育儿经验,为家长们分享实用的参考建议。如果你正打算带孩子开启户外探索之旅,快来收下这份攻略吧!

现象

户外研学受青睐

“这个暑假,我有意识地减少孩子的兴趣课,尽量多安排一些户外活动。有时候,还会寻找一些机构推出的户外研学产品,带孩子参加了两三期感觉很不错。现在的孩子很多时间都在室内度过,小溪戏水捉泥鳅、溯溪摸石头过河等体验,对孩子来说都十分新奇。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不仅收获了快乐,也在无形中释放了负面情绪。”家长洪先生告诉记者,他现在会特地帮孩子寻找一些有趣的“自然课堂”,有时间就带孩子报名参加。

泉州某机构负责人庄恩赐告诉记者,今年暑假他们推出的户外研学产品市场热度颇高。当季,由于天气较为炎热,选择溯溪的亲子家庭会多一些,到了秋冬季节登山徒步又成了热门之选。“清源山古道徒步一般中班以上的孩子就能参加,一般半天的时间会安排5公里左右的路程,全天的话会安排10公里左右。”庄恩赐认为,刚开始选择户外研学的家庭有可能是因为新鲜,但慢慢地就会爱上户外活动。

据了解,不少家长发现孩子在户外活动中能够亲近大自然,迎接不同的挑战,收获纯粹的快乐。而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亲子一同参加,还可以增进亲子感情。

观察

避免以家长为主导

“今年暑假,儿子也陆续参加了好几期的户外研学活动,孩子在当下的感受和收获是在课堂上无法替代的。”晋江市实验幼儿园园长陈丽坤告诉记者,如果孩子已经从校园内走到了户外,那么她希望户外研学能够让孩子接触一些人文科学或地质科学,比如登山、溯溪、徒步等。记者了解到,当下一些校外的研学课程设置得非常丰富,比如自然探索类的山林徒步,路途中可能会涉及农耕种植、取火做饭、星空观测等。

那么,在户外亲子研学的过程中,家长该如何避免“主导式”的参与呢?陈丽坤建议,家长可以做一个观察者或陪伴者,当然也可以完全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适应。“这种活动参与形式,我觉得首先解放了家长,还能避免孩子在假期生活中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或久坐不动。”陈丽坤分享道,家长舍得放手,孩子也能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在更开放、更自由、更自主的户外环境中,不仅能丰富经验、开阔视野,还能在挑战中学会克服困难、与人合作等,这些优秀的品质能够让孩子受益一生。

建议

提前做好出行准备

陈丽坤分享道,孩子在与大自然接触的过程中会变得更加勇敢,习得一些必要的生存技能,也有助于帮助孩子突破自我、增强信心。那么,如果家长有计划让孩子参加一些户外活动,该做好哪些准备呢?首先,可以跟孩子一起做出行前的准备,让孩子明白此次研学的目的是什么,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或问题。遇到问题时如何主动寻求同伴或老师的帮助,遇到危险时如何做好自我防护等。

“在选择户外研学产品时,家长要提前了解活动组织机构的资质、活动的行程安排、难度系数适合哪个年龄段的孩子参加等。”陈丽坤坦言,孩子在参加户外活动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走了一段难走的路而磨破了脚后跟,或因为挑战了溯溪而导致皮肤擦伤、乌青等,面对这些情况家长和孩子要有心理预期。当然,这其实是很难得的一种体验和感受,因为孩子习得了必要的生存技能,以及面对困难的勇气。

小贴士

1.让孩子穿轻便的运动鞋服,如果要参加溯溪需多备一套舒适的服装替换;

2.户外环境蚊虫较多,出发前建议佩戴驱蚊扣或喷驱蚊喷雾;

3.不管是爬山、徒步或是其他户外活动,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建议让孩子带一些零食和饮用水。

4.户外环境不可控因素较多,提醒孩子提高安全意识,遇到危险第一时间寻求帮助。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