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b版:生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此外,小伙伴们敷面膜时,这三个细节一定要格外留意。

夏日敷面膜有讲究

随着气温持续攀升,肌肤面临出油、缺水、晒后敏感等多重挑战,敷面膜成为不少人夏日护肤的“刚需”。然而,记者走访发现,不少消费者存在夏季敷面膜的误区,反而导致肌肤问题加重。为此,泉州市皮肤病防治院激光美容科主治医师王雄提醒,夏日敷面膜要方法得当,不宜太频繁,这样才能让面膜发挥最佳功效。

清洁是前提 别让污垢“挡路”

“夏季肌肤油脂分泌旺盛,加上防晒霜、汗水混合,若不做好清洁就敷面膜,相当于在‘脏脸’上覆盖营养,不仅吸收不佳,还可能引发毛孔堵塞。”王雄提醒,夏季敷面膜前的清洁步骤尤为重要。

他建议,先用35℃~42℃的温水湿润面部,选择温和的氨基酸洁面产品打圈清洁,去除表面油脂和污垢;油性肌肤可每周1~2次使用含高岭土、活性炭的清洁面膜深层清洁,但需注意避开眼周等敏感区域,且停留时间不超过5分钟,避免过度清洁破坏皮肤屏障。

选对类型

按“肤”定制更有效

针对夏季肌肤特点,不同肤质需选择不同面膜。王雄表示,干皮、敏感肌:优先选择含玻尿酸、神经酰胺的医用级补水面膜,成分越简单越好,避免酒精、香精等刺激成分,重点缓解高温导致的干燥脱屑;油皮、混油皮:可选用含烟酰胺、PCA锌的控油平衡面膜,帮助调节油脂分泌,搭配含低浓度水杨酸(≤2%)的产品改善毛孔粗大,但敏感肌需先做局部测试。

夏日,很多人待在空调房,皮肤容易干燥,因此很多人会给皮肤补水——狂敷面膜。“很多人觉得夏季皮肤‘缺水’,会选择营养型(如含大量精华、油脂)或功效型(如美白、抗衰)面膜。但频繁使用这类面膜,皮肤无法完全吸收其中的成分,多余的营养会堆积在皮肤表面,堵塞毛孔,进而引发闭口、粉刺、痘痘等问题。”王雄说道,很多人在暴晒后、熬夜后连续几天敷面膜“补救”,其实这会加重皮肤负担。暴晒后可先用冷毛巾冷敷,再用补水面膜,熬夜后重点做好基础保湿。特别提醒,敷面膜每周2~3次即可,敏感肌建议每周1次,过度敷膜易引发角质层变薄、泛红等问题。

注重后续护理

锁住“营养精华”

王雄说道,敷完面膜后,应用指腹轻轻按摩面部30秒,促进剩余精华吸收,随后根据面膜类型决定是否清洗:清洁类、美白类建议用温水洗净,补水面膜可保留少量精华让其自然吸收;最后需及时涂抹爽肤水和轻薄乳液,形成锁水保护膜,避免精华成分流失。

此外,王雄特别提醒,夏季面膜需注意保存:未开封产品应放在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开封后需一次性用完,不可重复使用;自制面膜(如黄瓜片、芦荟胶)因无防腐处理,易滋生细菌,不建议使用。如有肌肤不适,应及时咨询专业皮肤科医生。

小贴士: 这些敷面膜细节要记牢

1. 拒绝“敷到干”

夏季敷片状面膜,10~15分钟就足够了;若是膏状或泥膜,15~20分钟也可以,千万不能等到面膜彻底变干再取下。毕竟夏天温度高,面膜里的水分蒸发速度比其他季节快得多,一旦超时,它不仅无法持续补水,还会反过来“偷吸”皮肤自身的水分,让脸蛋越敷越干。更麻烦的是,没被吸收的精华液残留在皮肤表面,还可能堵塞毛孔,悄悄催生闭口,得不偿失。

2. 面膜温度不宜过低

不少人夏天爱把面膜放进冰箱冷藏,觉得脸上冰冰凉凉的特别舒服。确实,冷藏后的面膜能暂时缓解皮肤的燥热感,但如果温度过低(比如低于10℃),就会刺激皮肤血管收缩,既影响血液循环,又会阻碍面膜成分被皮肤吸收,敏感肌小伙伴尤其要避开这种做法。建议冷藏时间别超过30分钟,拿出来后先放一会儿,等温度接近室温再敷。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