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云霏 张晋福
近日,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2025年度福建省绿色制造名单,214家企业入选2025年度省级绿色工厂名单。其中,福建华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宏华集团有限公司等两家晋江建陶企业榜上有名。
健康环保,是晋江建陶企业始终坚守的发展方向。他们或在生产端进行设备的升级改造,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或在研发端赋予产品降噪、环保、节能等功能,通过新装备、新工艺、新技术,实现从产品设计、生产到应用的全周期绿色低碳,让传统陶瓷行业焕发新活力。
“数字管家”把控能耗
宏华集团的生产车间里,每天都在上演着无声的“热量争夺战”。“超级导热材料微热管阵列换热器”就像一组精密运作的“热量捕手”,依托数百万根微热管组成的能量海绵,将干燥窑本应排放的高温烟气尽数回收,转而用于加热喷雾干燥塔的泥浆,从而降低煤炭消耗。
宏华集团副总经理李毅强形象地做了一个比喻:“如果说以前干燥窑排出的热气就像‘泼出去的水’,现在微热管阵列换热器通过热量交换,能把8%的热量‘抓’回来,给泥浆加热。我们借此节约了840吨煤,减排2184吨二氧化碳,相当于给地球种了12万棵树。”
如果说换热器是“热量管家”,那么北京大学团队研发的纳米稀土催化燃烧系统,则是宏华集团掌控燃烧效率的“实战专家”。这套系统将液体纳米软粒子气化后送入燃烧室,让天然气岩烧效率提升至极致。这些纳米软粒子就像火焰的“营养师”,让天然气的燃烧效率提升5%。“现在我们每生产1平方米瓷砖,天然气的消耗量比行业平均低3%。”李毅强介绍,最神奇的是,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稳定在每立方米39.7毫克,这相当于给窑炉装了“环保滤镜”。
除了热量回收和燃烧效率提升的举措外,宏华集团还引入了24小时在线的AI管家系统。“这套系统就像能耗‘CT机’,每台设备都装了智能电表,实时检测电流大小,300多个参数同时传进这个‘数字管家’。”李毅强介绍,这个被称为“数字管家”的能碳协同管理平台将生产数据和能耗指标实时联动,实现能耗的精准管理,让AI担任节能降耗的“指挥官”。比如,烧成窑温度波动超过2℃时,AI就会自动调整燃料供给,这套系统让陶瓷砖单位产品碳排放下降5%,相当于烧开10万辆汽车的排放量。“通过这段时间我们的实践,比传统调试减少浪费30%的能源。”
干燥塔废气经“旋风除尘+布袋除尘和水喷淋除尘”后外排、窑炉废气经“双碱法”喷淋后排放及废水经处理后回用于球磨设施……晋江建陶企业在生产制造中积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设施升级改造等多项措施,走上了变新变绿的发展道路。
“我们在6个窑新建了烟气在线监测系统和集中处理脱硫设施,同时对干燥塔等老旧设施进行升级改造,让烟气的排放指标达到最优。”豪山瓷砖总经理苏子杰表示,为了更好地实现绿色发展,豪山建材于2023年投入了900多万元,对企业的脱硫塔设备进行重新升级改造,现所排放烟气的指标已达到最优的标准。此外,该公司还投入近2000万元改造干燥塔,降低企业20%生产能耗。在晋江建陶行业,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国星陶瓷通过在窑炉内应用环保节能枪,一天可节约1000立方米天然气。
差异化产品向新向绿
除了生产环节,晋江建陶企业也注重产品功能的“绿色”。获评工信部绿色设计产品、入选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名单……华泰集团的拳头产品生态陶板屡获肯定。获认定的绿色设计产品可贴上工信部制定的专有标识,提升企业产品附加值。
和传统陶瓷相比,华泰集团的生态陶板在生产工艺方面省去了建筑采暖制冷的能耗费用,由于结构中空,重量只有相同面积石材的三分之二,减少了建筑体的承重量,具有吸热、防潮、降噪、环保、节能等优点。目前,采用华泰陶板的全球经典工程项目达数千个,如清华大学百年学堂、人民日报社、上海虹桥交通枢纽工程、天津大学、福建省档案馆等。
近年来,华泰集团倡导绿色智造、绿色消费、绿色研发,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39项;主导参与制定“干挂空心陶瓷板”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30项。
华泰坚持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路线,从源头上抓起,寻找低碳环保的原材料,并请第三方有资质的机构对产品及原材料进行检测。
依托于陶板项目奠定的坚实基础和技术方面的不断革新突破,华泰集团实现了可持续发展。从最早的传统瓷砖生产企业转型为技术密集型、创新驱动型的建陶行业龙头企业,成为业内的佼佼者。
华泰集团在“绿色化”方面的成功实践,是晋江建陶业的一个缩影。近日,晋江典尚工艺建材有限公司的“软瓷”产品获得了中国绿色产品认证。据悉,这种新型材料与传统瓷砖相比,生产产生的废料较少,且回收率高,更重要的是,其一个窑炉一个月的能耗仅相当于传统瓷砖一天的能耗,在节能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近两年来,七彩陶瓷自主研发的“呼吸地铺砖”可谓“绿色产品”的代表之一。将水喷洒到这款产品上,只需3秒钟,砖面上的水就消失不见,砖面干燥如初。
记者了解到,“呼吸地铺砖”具有高滤水性、高保水性和高防滑性等特性。当有污水、泥水流过时,该产品首先会自行过滤泥沙,再进行吸水、蓄水。阳光照射后,砖内的水分自然蒸发,可以有效解决积水问题,提高防滑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该产品的保水性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十分环保。目前,这款呼吸地铺砖在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十分受欢迎。
走进晋江豪山建材有限公司的产品展厅,一款名为“节能超轻质陶瓷砖”的产品令人大开眼界——看上去平平无奇的一块砖,一只手就可以将其轻松举起,甚至它还可以漂浮在水面上,打破人们的固有认知。原来,通过技术创新,豪山建材让这块陶瓷砖实现了武侠片中“水上漂”的高手技能。
实现“水上漂”的关键在于重量。“这款产品重量只有传统陶瓷砖的三分之一,密度只有0.8g/m3,比一般纸张的密度还低,甚至豪山还可以做到更低。”豪山建材总经理苏子杰说,该系列轻质砖产品是豪山与清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咸阳陶瓷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共同研发,通过对传统瓷砖废料进行重新调配加工、二次煅烧而成。不仅能够在水上展现“轻功”,轻质砖还具备保温、节能、降噪等多种“特技”,有效地减少室内温度流失的同时,阻隔外部温度进入,减少室内能耗。由于自重轻,轻质砖还便于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