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晒背热潮起,养生新风尚受关注。7月20日入伏,三伏天正式拉开帷幕,“晒背”这一养生方式再次成为大众热议的焦点。记者走访发现,不少市民纷纷走出家门,在小区花园、公园等地方背对阳光,享受这独特的养生时刻。
晋江市灵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负责人林天钉表示,三伏天自然界阳气最为旺盛,此时晒背能借助自然之力,达到补阳祛寒的绝佳效果。中医认为,背部属“阳”,督脉与膀胱经都分布在背部,晒背可直接温补阳气、化解体内寒气,还能促进气血循环,驱散湿冷停滞,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
正确晒背有方法 专家支招保健康
林天钉表示,正确晒背至关重要。场地选择上,应选在避风处,避免直吹冷风影响效果。晒背时,可背对阳光坐或趴,裸露背部皮肤或穿透气的薄衣,让阳光充分接触背部。同时,要用帽子或遮阳伞保护头面部,防止中暑和面部光老化。
晒背时间也有讲究,最佳时间为上午9点前和下午4点后,此时阳光温和,既能达到养生目的,又能减少紫外线伤害。初次晒背10分钟即可,以身体微微出汗为度,后续可逐渐增加时间,但一次最多不要超过30分钟。若发现皮肤发红、刺痛,应立即停止晒背。晒背后要及时补充温开水,2小时后再洗澡,防止寒湿入侵。
晒背并非人人宜 特殊人群需谨慎
虽然晒背好处多多,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林天钉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和光敏性疾病患者不建议晒背。高温环境下,心血管疾病患者血管扩张、心跳加速,容易引发心脑血管意外;而红斑狼疮、日光性皮炎等光敏性疾病患者,紫外线会诱发免疫反应,加重皮肤损伤。孕妇及高龄老人也不适合晒背,他们体温调节能力较弱,在高温下容易中暑脱水。
记者还采访了一位晒背的读者陈女士,她属于虚寒体质,常年怕冷、手脚冰凉。坚持晒背一段时间后,她感觉身体暖和了许多,手脚也不再那么冰凉。陈女士表示,会继续按照专家的建议科学晒背,让身体更健康。
入伏后晒背效果最佳,但并非唯一时机,春夏阳气较旺时均可晒背,不过一定要避开高温暴晒时段。希望大家都能科学晒背,享受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