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晴
人物
在多数人的认知里,老年人的运动方式似乎总是局限于慢悠悠的散步、打打太极拳,或是跳跳节奏舒缓的广场舞、练练毛笔字。而类似羽毛球、足球、篮球这些需要速度、爆发力、反应力的运动似乎不太适合老年人。但在咱厝安海,有一位老人却“羽”众不同,每天都在羽毛球场上健步如飞,他不仅自己喜欢打羽毛球,还教会了许多人打球,把晚年生活过得活力四射。
7月19日上午,在晋江安海羽联球馆里,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20多名孩子在教练的带领下正练习挥拍,而一旁的球场上,单打的、双打的,小小的羽毛球在球场里翻飞,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在这其中,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显得很特别,他一会指导孩子们练球,一会又加入旁边双打的对抗中,身姿矫健、步法灵活。他就是黄春晖。
16岁结缘羽毛球
黄春晖是土生土长的安海人,今年69岁。说起与羽毛球结缘的故事,他笑着说:“那是1972年的事了。那时,我在养正中学读初中,学校要组建羽毛球队,我原本在田径队,老师觉得我手脚很灵活,就把我挑选去羽毛球队,成了养正中学第一届羽毛球队的队员。”在那个年代,打羽毛球的人并不多,学校的羽毛球队组建后就代表晋江去参加了泉州大区的比赛,“在球队时间很短,但记忆深刻。”黄春晖说,当时老师教得很严格,队员们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球队走出了很多人才,比如国家队前教练李志锋等。
后来,黄春晖到青阳上高中,再后来忙于工作,就再也没有打过羽毛球。直到1992年他回到安海开始创业,才又开始打球,而这一打就再也没有停歇。“当时安海旧电影院有个场地很不错,看到有人在那里打羽毛球,又是认识的人,我就重操旧业,又开始打球了。”黄春晖说,虽然有20年没有打球,但当时在养正中学羽毛球队打下的坚实基础让他很快就找到了感觉,“平常打球时和球友互相帮助、互相提高,在家时就看电视里的羽毛球比赛的动作,感觉到不足的,就自己再调整,就这样把这个爱好坚持到现在。”在不断的学习和练习中,黄春晖对羽毛球的热爱越发强烈。
义务教学数十载
因为球技好、功底扎实,黄春晖在安海羽毛球圈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许多球友会经常约一起打球,后来他更成为养正中学羽毛球队的义务教练和永远顾问。“养正中学有个体育馆,我们经常会去那里打球,也会和学生、老师交流。学校的老师看我打得不错,就请我去养正中学羽毛球社做教练、顾问。”黄春晖说,一开始还怕自己教不好,但想到能够帮助学生,自己还是高兴地接受了。从2009年开始,他便义务去学校给学生上课,一上就是10年。
“一般都是利用下午放学后的时间去教学生,人多的时候也会带孩子去操场做做体能训练。”回安海创业后,黄春晖开了一家体育彩票店,店就在旧养正中学的门口,这也为他每天到学校里教孩子提供了便利,“店里都能听到学校的铃声,孩子一放学我就知道了。”这些年,一有空,黄春晖就会到学校上课,除了教学生,也会和老师交流切磋,“大家一起互相指出不足的地方,一起进步提高。”黄春晖表示很喜欢义务教学的这些时光。
2018年,因为多年义务付出,黄春晖获得由共青团晋江市委员会、晋江市教育局、少先队晋江市工作委员会联合颁发的“2016—2017学年晋江市优秀少先队志愿辅导员”的荣誉。
61岁拿到全省首张 全运会业余赛入场券
走进黄春晖的店内,可以看到一面墙上挂满了各种奖状,仔细一看,除了有上面说的教学荣誉外,剩下的全是各种全国性羽毛球赛事的奖状。“我是2017年才开始跨省出去打比赛,没想到第一次去比赛就得了第一名。”黄春晖兴奋地指着那张奖状说,“因为有了这个奖状,竟然拿到了福建省全运会业余羽球赛的首张入场券,这实在是想不到的惊喜。”原来,2017年,黄春晖在厦门球友倪永志(祖籍安海)的鼓励下,报名参加了2017年全国东西南北中羽毛球大赛南昌分站赛双打赛。
“原本我一直在晋江打球,不知道自己的水平怎么样,刚好厦门的球友经常会带人来安海交流,他对我比较了解。2017年就约我一起出去打球,那是第一次出省比赛。当时自己心里没有底,还有点怕打不好,做了好久的心理建设,跟自己说‘不要紧,大胆出去打’。当时我们这个年龄段叫G组,是60岁到64岁的,没想到在这个组里我们得了第一名。而且非常幸运地拿到了福建省第一张全运会业余羽毛球赛的门票。”黄春晖介绍说,2017年天津全运会首次增加了群众比赛项目,这是国家体育总局推动全运会改革的重大举措。设立群众体育比赛项目,旨在让更多民间高手也能在全运会赛场上展现风采。而羽毛球项目是全运会群众比赛的19个项目之一。按中国羽协规定,羽毛球业余好手要获得全运会入场券,必须要在全国东西南北中羽毛球赛各分站赛上夺得第一名,而且双打选手必须为同一省份的组合。当黄春晖和搭档倪永志获得2017年全国东西南北中羽毛球大赛南昌分站赛G组男双比赛冠军后,按规定便获得了全运会业余羽毛球赛的参赛资格,这也是福建省首张全运会业余羽毛球赛的门票。
当接到通知到福建队集训时,黄春晖觉得自己像做梦一样。“当时集训时,省队的教练说多少人打了一辈子球都没能打进全运会的赛场,没想到自己有这样的机遇,特别开心。”黄春晖说,自从那次代表福建参加全运会预选赛之后,就经常会和厦门的球友一起出去比赛,“经常走出去,就越来越有信心,也越来越享受比赛的乐趣。”
组建球馆 三年教学近500个学生
“除了学校外,安海没有比较便利的羽毛球馆,我们经常要到很远的地方打球。”苦于安海没有便利的羽毛球馆,2022年,黄春晖和安海几个羽毛球爱好者便商量着开了一个羽毛球馆,方便自己打球的同时,也吸收一些对羽毛球有兴趣的学员。
“开了这个球馆后,大家推选我做总教练,我便常常在馆里待着。这三年时间,球馆收了四五百个学生,什么年龄的都有,最小的才5岁,他们去参加中小学比赛,成绩还不错。”说起球馆的学生们,黄春晖不自觉地笑起来:“好的苗子不少,遇到了都会侧重培养。基本功一定要让他们练扎实。”
球馆每天有四节课,从早上到晚上,一节课一个半小时,黄春晖常常在球馆里一待就是一天。“教孩子的同时自己也在练,如果还要继续出去比赛,自己就要更注意训练。我现在会负重练习,手脚负重跑跳,这样出去比赛反应才会快。毕竟全国赛不是儿戏,平时不认真一点、对自己严格一点,出去跟人家根本没得打。”黄春晖说道。
如今,一边教学一边训练,黄春晖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在球场上,看着身姿矫健、步法灵活的他发球、接球,活力完全不输年轻人。“自从开了球馆,接触孩子们之后,感觉自己的心态也比较好。虽然我今年60多岁了,但用心去教,看到孩子们的成绩不错,我也觉得很自豪。”黄春晖笑呵呵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