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b版:健康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小暑至 盛夏始 养生正当时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如同一把钥匙,开启了盛夏的酷热之门。此时,高温与湿热携手来袭,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诸多挑战。那么,在小暑节气该如何科学养生呢?本期“节气养生”,记者特别采访了咱厝知名中医、晋江市中医院皮肤科副主任中医师许志良,为大家解读小暑节气养生的实用要点。

起居:避凉有方 护阳养体

许志良指出,小暑时节,天气酷热难耐,空调和风扇成为人们消暑的“得力助手”,但若使用不当,却会成为健康的“隐形杀手”。俗话说“夏夜避风如避箭”,《摄生消息论》也有记载:“不得于星月下露卧,兼便睡着使人扇风取凉,一时虽快,风入腠里,其患最深。”

他提醒,睡觉时一定要避免着凉,不要让风扇、空调的出风口直吹身体,更不宜睡在地板上。因为地板温度低,寒湿之气容易侵入人体,轻者可能出现伤风、腹泻、骨关节疼痛等症状,重者甚至会导致面瘫。此外,白天也要注意避免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中,适当让身体出出汗,有助于排出体内的湿气和毒素。

膳饮:清淡多样 化湿解暑

在饮食方面,许志良强调,小暑节气饮食宜清淡且荤素搭配。此时,人体的消化功能较弱,过食油腻、辛辣、生冷的食物容易加重肠胃负担,引发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问题。

可适当进食鸭肉、鲫鱼、瘦肉等富含蛋白质的肉类,为身体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同时,搭配薏苡仁、银耳、蘑菇等食材,既能增加食物的多样性,又能起到健脾祛湿的作用。此外,西瓜、瓠瓜、丝瓜、冬瓜等解暑生津的蔬果也是不错的选择,其中西瓜更有“天然白虎汤”的美誉,是夏日消暑的佳品。

许志良还推荐了几款适合小暑节气食用的饮食。例如藿香佩兰茶,用佩兰叶、藿香各3克,沸水冲泡代茶饮,可起到清热解暑的作用;莲子荷叶粳米粥,将莲子50克、粳米100克与鲜荷叶一张,加冰糖适量熬煮,有健脾祛湿之效;三豆饮,取绿豆、红豆、黑豆各20克,生甘草5克,洗净浸泡后熬煮,加入适量冰糖,能活血解毒、祛暑解热。

运动:适度锻炼 适度出汗

小暑后天气愈发炎热,许志良不建议在中午日光强烈时出门运动。他特别指出,夏季并非发汗减肥的好时机,发汗不等于减脂,频繁大量出汗反而会耗气伤津,损害人体正气。

“夏天无病三分虚”,人体本就出汗多、消耗大,容易元气耗伤、津液丢失,此时应避免因大量运动过度发汗。许志良建议可多做一些和缓的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既能锻炼身体,又不会给身体带来过大的负担。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