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b版:文体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坚持源自热爱

——晋江水墨画家张子安的艺术人生

张子安在张林家中作画。 本报记者 张茂霖 摄

张子安代表作《天都在望》

张子安(右一)跟随姚治华教授学习山水画。

本报记者 张茂霖

近日,由中国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艺术之光·张子安》画册问世,展示了40多幅水墨画家张子安艺术生涯的代表作。

据悉,张子安来自晋江磁灶镇张林村,6岁开始画画,年近50岁得到名师指点,77岁被评为国家一级美术师,80岁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可以说是一位大器晚成的画家。如今,他仍每天习画不停,继续攀登艺术高峰。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的艺术人生。

艺术生涯 中年得高人指点

张子安1946年出生于晋江磁灶镇张林村,在家中四兄弟中排名老三。

据张子安介绍:“我们家是书香门第。我父亲很会写诗;我哥哥曾就读于泉州培元中学,后在张林小学任教。我是在安海养正中学上的学。”

张子安6岁开始对绘画感兴趣,并在美术老师许永通的启蒙下接触了素描、水墨画。“那时候,每周六下午有个美术兴趣小组,爱画画的学生就去学,主要学一些美术的基本功。”张子安回忆。

高中生涯结束后,因为有画画一技之长,张子安选择跟一位惠安师傅学做木工雕刻,这一干就是10多年。其间,张子安完成了人生大事,并与妻子共同养育了三个孩子。

改革开放后,张子安选择下海经商,到西安从事建材生意。除了挣钱养家外,张子安一有时间就到当地画院学习水墨画,“西安有个八仙庵画院,那里有很多画家,大家一起相互交流,共同进步。”张子安介绍。

1993年,在朋友的介绍下,张子安一家搬到北京做建材生意。在北京,张子安也是一边做生意一边画画。为了提高水平,他选择到中国书画函授大学进修,后来考取了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姚治华的研究生。

“通过跟姚教授到名山写生,以及他对我的指点,我的绘画水平有了质的提升。”张子安说,在姚治华的介绍下,他认识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花鸟画老师张世简,“我跟姚治华教授学山水画,跟张世简教授学花鸟画,他们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两位老师,奠定了我的绘画风格。”

在北京期间,张子安的建材生意经营得不错,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张子安的艺术事业同样蒸蒸日上,通过到祖国各大名山写生,他创作出了许多优秀作品。

如今,年近耄耋之年的张子安依旧不停习画,每日以书画为乐。“最后一次去写生是7年前去北京房山,现在爬不动了。我现在通常上午画画,下午和晚上休息。”张子安说。

艺术成就 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在得到高人指点后,张子安的创作水平越来越高,开始有人要买他的画,还获得了中国美术学馆的青睐。

张子安回忆道,他卖出的第一幅画是在2000年左右。当时一位北京顾客到张子安的建材公司展厅挑选瓷砖。挑选期间,这位顾客偶然看到正在画室画画的张子安,并产生了极大兴趣。“老师,你画的虾挺有神韵的。你的画卖吗?多少钱?我想买一幅裱起来挂在家中餐厅里。”这位顾客和张子安聊了起来。

这是张子安作为画家的第一单生意,他心里也没谱,于是反问对方:“你来我这买瓷砖,我就优惠点。你看这幅画价值多少钱?”后来,双方以500元的价格达成交易。“当时的500元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店里几个来帮忙做事的老乡知道这事后都很惊讶,大家发现‘原来画还能卖钱’。”张子安说。

2001年后,张子安逐渐将建材生意交给儿子打理,自己把更多时间精力放在艺术事业上。辛勤的付出,换来了一份份荣誉和社会的认可:2006年担任北京市丰台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2015年,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2022年被评定为“国家一级美术师”;2024年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邀请担任客座教授;2025年3月,作品《春风又绿杨柳岸》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这些荣誉让我备受鼓舞,说明我的作品得到了社会认可,达到了一定水平。”张子安说。

艺术理念 画画贵在坚持

当记者问及成为画家的秘诀是什么时,张子安脱口而出四个字:“贵在坚持。”

张子安介绍,他从6岁画到80岁才有所成就。而坚持源于热爱,“我喜欢画画,一天不画就难受。”张子安说,画中国画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探索,没有捷径,“比如画虾的须,要画得很细,中间不能断,还要有由粗到细的变化,这需要很深的功力。你的水平如何,内行人看你运笔就能知一二。”

张子安认为,要画好中国画,写生非常重要。“单纯临摹他人作品,画出来的东西难免千篇一律。但写生就不一样了,世间山水各具特色,才能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他说,“我去过黄山4次、泰山1次、华山1次、桂林1次、武夷山1次……每次都带着写生的草稿到画室进行创作,我的作品都是这样诞生的。”

张子安告诉记者,到一个地方写生,不能盲目下笔,得先细致观察。创作过程中要有“取”有“舍”,把美的元素留存,摒弃那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必要时,还要适当“造势”。比如,遇到的山实际高度欠佳,在画中就可以适当将其画得高耸一些。“美术就是美化之术,通过造型变化、取舍,把原本不够出彩的事物,转化为精美的作品。”

此外,张子安认为,要画好中国画,需具备一定的文学功底。所谓“诗情画意”,诗和画有很大的关系,“比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诗写得很有意境,如何将其用画表达出来,就很考验画家的文学功底。”

当记者问及一个画家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才能取得成功时,张子安总结了五点:天赋、勤奋、名师指导、机遇、长寿。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高人指点和贵人相助。要取得成功,要具备多个条件。”张子安说,“如果我没去北京,就遇不到姚治华教授,水平要提高就很难。学无止境,大部分中国画画家是到了晚年才有所成就,因此也要长寿。”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张子安说,自己现在正值艺术生涯的成熟期,他会继续努力,创作出更多好作品。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