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小记者 陈银泓(永和英墩小学四年3班)
6月14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夏炜受晋江市新华书店之邀做客晋江,开展“传承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主题讲座,带领我们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学与文化之旅。
夏炜老师首先以“用文字抵达更远的世界”为切入点,他生动地比喻道:“文字就像一艘神奇的时空飞船,能载着我们穿越千年,领略古人的智慧与风采。”他分享自己通过阅读典籍,感受千年文明的璀璨。在文字的世界里,没有时空的界限,每一个字符都能成为打开新世界的钥匙。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夏炜老师着重强调了文学创作的使命与担当。他以《西游记》为例,鼓励我们在写作中大胆想象,将传统文化元素巧妙融入,赋予其新的生命力。
说到《消失的密信》《神秘的武器》两部作品,夏炜老师眼中闪烁着光芒。他介绍道,《神秘的武器》中的五行骑士灵感来源于中国古老的五行学说,金木水火土不仅是物质的形态,更被赋予了守护正义的使命;《消失的密信》里的玄武、白虎、金龙、青龙、朱雀这些传统瑞兽形象承载着美好的寓意,成为推动故事发展的关键线索。他希望通过这种创新的叙事方式,让更多人尤其是青少年,在精彩的故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谈及“文学,梦想和未来”,夏炜老师深情地回忆起自己的创作之路。他分享了许多创作中的难忘经历:为了写好一个历史场景,他查阅大量古籍,反复考证细节;为了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他深入生活,观察形形色色的人。这些经历让我明白,文学创作不仅需要天马行空的想象,更需要脚踏实地的积累。
讲座结束后,我心潮澎湃。夏炜老师的分享,不仅让我对文学创作有了更深的理解,更让我意识到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未来的日子里,我愿以笔为舟,在文学的海洋中探索,用文字讲好中国故事,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小记者感言
讲座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夏老师分享的人生道理。他语重心长地说:“一个属于你的东西,如果你不好好珍惜,就会落入别人的手中。”这句话如同一记警钟,让我不禁反思自己对身边事物的态度,明白了珍惜的重要性。
覃宣诚(安海西安小学)
夏炜老师的讲座让我真正体会到文字不仅仅是纸上的符号,它们也可以成为打开世界的钥匙。《神秘的武器》带我思考科技背后的责任,《消失的密信》让我体会人性的复杂与情感的微妙。老师的引导深入浅出,不只是在讲书,更是在引导我们走进一个有温度、有深度的世界。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阅读并不是完成一项任务,而是一次心灵的旅行,一场与作者、与自己对话的过程。
许鸿圣(永和英墩小学)
在这场讲座中,我收获颇丰。我明白了我们要带着好奇心来看待生活,写作中可以大胆展开想象,让每个情节更加生动;写作中还可以叠加创造;创作中要写出具体想表达的情感,难忘的事要具体写清楚。今后,我将带上这份知识锦囊在写作世界中做快乐的自己。
洪斌琪(晋江英林中心小学)
夏炜老师说的一句话很重要:自己热爱什么就应该去实现,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我会加倍努力学习,也许我不能像夏炜老师一样成为作家,成为他那么优秀的人,但是我也想尽力去做一个很棒的人,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秦筱晨(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晓聪校区)
指导记者 欧阳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