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b版:财经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匹克集团CEO许志华 谈全球化进阶之路——

从制造出海到品牌出海

商学院

本报记者 柯国笠

在当今全球经济格局风云变幻的背景下,中国品牌出海成为新选择。作为最早一批以品牌出海的企业,匹克集团的全球化发展路径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借鉴。近日,百强县(市)青年企业家交流会上,匹克集团CEO许志华分享了匹克在全球化进程中的策略与思考。

早在2005年,匹克便以拓荒者的姿态踏上了国际化征程。彼时,中国品牌在国际舞台上还较为鲜见,但匹克凭借与火箭队等合作,在国际赛事现场实现品牌标识曝光,开启了品牌国际化的第一步。许志华回忆道,“当时在火箭队现场,中国品牌的出现引发了广泛关注,这让我们看到了品牌国际化的巨大潜力。”

许志华说,“匹克”这一名字,既有“攀越高峰”的寓意,又具有国际化的发音和易于被外国人理解、记忆的特点,为其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早期的国际展会中,匹克发现中国品牌若仅置于中国展区,常受限于刻板印象,难以获得理想价格。于是,许志华果断选择在国际展会举办地注册公司参展,以此成功突破市场壁垒。

在品牌建设方面,匹克采用了与国际体育赛事、明星紧密结合的策略。通过签约多位NBA球员,借助姚明等明星效应,匹克不仅在中国市场掀起热潮,更将影响力辐射至全球。

许志华表示:“我们与国际篮联、国际奥委会等组织合作,通过赛事营销将品牌推向世界。”通过持续与国际组织合作,匹克逐步构建起覆盖80多个国家的全球营销网络,在海外落地200多家门店,与当地经销商协同成长,实现品牌在全球范围的深耕。

科技研发是匹克的另一大核心竞争力。匹克投入大量资源打造了完善的科技体系,如态极科技和3D打印科技。“态极科技的核心是新鞋底材料。它是一种应变性材料——受力小时很软,受力大时会变硬,形状会快速变化。我们就用中国太极阴阳互换的方式起名。这种受力与不受力状态瞬间发生毫秒级变化的特性,完美契合了太极的内涵。”许志华介绍,这一创新不仅在行业内引发关注,更为匹克赢得了无数消费者的赞誉。

3D打印技术的应用,更是让匹克在个性化定制领域走在前列。许志华坚信:“3D打印将颠覆传统制造业模式,它无须模具,可实现大规模个性化制造。”从2012年组建团队开始,匹克在这一领域的持续投入,为消费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产品体验。

同时,许志华也强调了品牌出海的艰难与价值。他指出:“与通过收购实现国际化不同,匹克选择了一条更为艰难的道路——将自身品牌推向全球。这需要长期的投入与坚持,但一旦成功,品牌所蕴含的价值将无法估量。”他提到,建立品牌不仅要有文化属性,更要有科技根基作为支撑。

未来,匹克将继续坚守体育赛道,夯实基础,拓展运动全场景,并携手产业链各领域佼佼者,共同书写中国品牌全球化的新篇章。许志华满怀憧憬地说:“体育是全球通用的语言,我们将持续投入,不断研发创新,与优秀伙伴合作,为全球消费者带来更多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

从制造出海到品牌出海,匹克的进阶之路充满了艰辛与挑战,但也闪耀着智慧与创新的光芒。许志华说,中国品牌在全球化进程中,唯有保持开放心态,持续学习,以科技为支撑,以文化为内核,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为世界呈现更多“中国品牌”的魅力与力量。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