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磁灶制陶发源地之一的磁灶岭畔村,有一位痴迷于收集宋元磁灶窑古陶的收藏爱好者。他醉心于收集宋元时期磁灶窑口出产的古陶20多年,如今,收藏有近千件宋元磁灶窑古陶物件。他叫吴聪明,作为磁灶窑古陶物件的“发烧友”,他辗转各地收集磁灶窑古陶、助力磁灶窑文化传承,更收集磁灶窑古窑口的标本,希望让更多人了解磁灶窑。
醉心收藏宋元磁灶古陶
吴聪明今年64岁,出生、成长于岭畔蜘蛛山古窑口旁。
2006年,磁灶金交椅山窑址、蜘蛛山窑址、土尾庵窑址、童子山窑址等4处文物合称“磁灶窑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家就在蜘蛛山窑口边上,从小就看着村里人制陶烧陶。耳濡目染之下,我从小就对制陶很有兴趣。”吴聪明说,自己是从13岁开始学习制作陶瓷的,“从拉坯学起,要学3年才能独立制作。”16岁学成后,他从事了7年的陶瓷制作,直到23岁那年开始转行到瓷砖行业,从销售到生产,开始了走南闯北的生活,才慢慢没有再制陶。
但是,吴聪明血脉里对磁灶窑的热爱却不曾熄灭,每当村里的人翻修房子时,会挖出一些古陶碎片,吴聪明便有意识地去保留,也会叮嘱村民如果碰到一些完整的成品就保留起来。除此之外,吴聪明也开始留意各地民间收藏者手里的磁灶窑物件。慢慢地,他手里收藏的磁灶窑古陶越来越多。
吴聪明收集的1000多件藏品中,百分之九十出自磁灶窑口,其他的则来自德化窑、漳州窑等其他地方。吴聪明收藏的磁灶窑古陶,从唐代到近现代都有,其中以宋元时期的最多。“一开始,只要是磁灶窑出产的古陶我都会收藏,后来就专注于收藏宋元时期的古陶。”吴聪明表示,大概在24年前,他便开始专注于收藏宋元时期磁灶窑的古陶,为此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
“这个是以前用来烧水的水壶,是宋元时期的……这个是做勺子的模具,也是宋元时期的。还有这2件,与‘南海一号’考古发现的文物器型是相同的,也都是宋元时期的。”吴聪明拿出自己珍藏的磁灶窑古陶,为我们介绍。这些藏品大多数是从本地村民家中收集来的,也有一部分是从民间收藏爱好者手里收集的。“经常会到漳州或者东石等一些海边去收集,有一次听说广东佛山有人收藏有磁灶古窑物件,我和朋友特意去佛山,几经波折,才把这些藏品带回家。”吴聪明指着一件明代磁灶窑产的绿釉瓶说:“这就是当时从佛山买下来收藏的。”
收藏310多只滴水兽
除了收藏宋元时期磁灶窑的古陶,吴聪明还收藏了唐代、明代及近现代磁灶窑出产的生活用器皿。“唐代的、明代的比较少,但都很有代表性。”25年前,吴聪明听闻有位藏家手里有四个唐代磁灶窑物件,他辗转联系到对方,将其买下收藏了起来,“你看,这些托杯和紫帽出土的唐代古墓里的物件是不是一模一样,它们都是同时期磁灶窑烧制的。”吴聪明翻开《磁灶窑研究资料汇编》一书,指着里面的《晋江紫帽园坂村唐墓清理简报》一文里的介绍说道。
在岭畔幼儿园边上的陶瓷街上,吴聪明设立了一间古陶瓷收藏馆,在那里收藏展示了他的部分藏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堵摆满滴水兽的展示墙。
“这几年我对滴水兽很有兴趣,总共收了310多只,从民国到当代的都有收藏。”吴聪明拿起一只充满了古朴韵味的滴水兽介绍道:“这个是我们磁灶岭畔生产的民国时期的滴水兽,这个产品的生产量很大,泉州中山路改造的时候也用了很多这个滴水兽。”
据介绍,磁灶窑早年烧制的陶品种类繁多、器形多样、釉色丰富,以生活日用器皿为主,还有陈设器、建筑材料等,其中用于屋顶排水的滴水兽尤为突出。吴聪明收藏的310多只滴水兽涵盖了从民国到当今磁灶各个窑口的出品,每个窑口出产的滴水兽形态各异,各有各的特点,展示在一起很是壮观。
助力磁灶窑文化传承
醉心收集磁灶窑古陶20多年,吴聪明从纯粹的喜欢到开始研究古陶,甚至学着修复古陶物件,如今,他对磁灶窑古陶的了解让他成为村民心目中的“专家”,说到收藏磁灶窑古陶、如何辨别磁灶窑古陶,人们总是会说“去问问吴聪明,他一定知道”。
“要天天看、经常看,才能看出门道。”在吴聪明看来,要了解一个事物,只有对其非常了解才能研究出个所以然来。为了研究磁灶窑古陶,他的床边柜子上总是放着不同的古陶藏品,常常深夜都还在研究,有时睡不着,半夜就会爬起来继续研究。多年的研究让吴聪明对磁灶窑各个时期的出产品特点了如指掌:“比如说唐代产量少,烧窑时间久,敲击如钟声。宋代产量大,胎薄等。”若是有人向他请教磁灶窑古陶的相关知识,他便会滔滔不绝,知无不言。
近几年来,为了让更多人了解磁灶古窑,吴聪明经常参加相关的文化宣传活动,帮忙设计建造了岭畔村“晋江窑址”微景观。2017年6月11日,由岭畔村党支部、村委会主办,磁灶镇文体服务中心协办的以“磁灶陶瓷海丝印迹”为主题的晋江磁灶传统陶瓷民间收藏展开展,这次展览共展出民间藏品100多件,陶瓷器品类数十种。这其中,吴聪明就送了20多件去参加展览。“村里准备做这个展之前来找我,他们知道我收藏磁灶窑古陶,希望我能够带头去发动更多人来参与。”于是,吴聪明梳理了身边收藏磁灶窑古陶的爱好者,一个一个去联系发动。
如今,吴聪明开始有意识地收集磁灶古窑口的古陶标本。目前,他已收集了蜘蛛山、土尾庵、童子山、金交椅山、虎仔山、溪口山、后壁山、后山等八个窑口的古陶标本。“收藏这些磁灶比较有代表性的窑口的古陶标本,是为了让下一代更好地了解磁灶窑。”吴聪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