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艳 通讯员 蒋巧玲 温培玲
为切实提升老年人交通安全意识,有效预防和减少涉老交通事故,今年以来,晋江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以“守护银发,安全出行”为主题,通过专题宣讲、案例警示和互动体验等多维模式,联动多方资源开展系列精准宣传活动,直接覆盖万余人次。
精准宣教进社区 案例剖析敲警钟
针对老年人出行特点,晋江交警深入社区、老年活动场所,以“身边事”警示“身边人”。
7日,交警一中队走进梅岭街道赤西社区,结合辖区真实案例,直指老年人随意横穿马路、闯红灯、不走斑马线等高风险行为。民警用拉家常的语气抛出问题:“阿公阿嬷,你们平时过马路是不是也赶时间?”话音未落,几位老人连声附和。民警随即播放一段本地老人横穿马路被撞的公共视频,画面戛然而止时,满室寂静中响起倒吸气的声音。
“看,就这三秒,一个家就散了。”民警指着定格的画面说。老人们伸长脖子,有人掏出老花镜仔细辨认,有人发出叹息声……
13日,陈埭中队联合道安办在陈埭镇海尾村老人会宣讲。宣传员同样以拉家常的方式解读电动三轮车违法载人、横穿机动车道等典型隐患,配合发放的图文宣传单,让交通规则变得通俗易懂。李阿婆听完后表示:“以前不懂这些法律条文,现在知道骑三轮车载人不仅违法,更是拿生命开玩笑。”
用乡音土话讲透法规,以血泪案例触动心灵。晋江交警通过情感共鸣的宣教模式,让交通安全意识从“入耳”到“入心”,切实筑牢老年人思想防线。
“一盔一带”成焦点
沉浸体验促习惯养成
聚焦老年人骑乘电动车、摩托车安全痛点,交警部门深入宣传“一盔一带”。4月29日,池店中队来到池店镇老年人学校。民警采用PPT、视频配合亲情式宣讲的模式,以拉近距离、增进感情为切入点,通过播放未佩戴头盔导致颅脑损伤的案例,强调佩戴安全头盔的作用。现场老人主动提问:“头盔要选哪种?怎么戴才规范?”民警逐一解答并示范正确佩戴方法。
4月14日,交警一中队来到青阳街道陈村社区,通过实操教学强化宣传效果。在播放《头等大事不容忽视》宣传片后,宣传员向参与活动的老人赠送安全头盔,并逐一指导调整扣带松紧、确认视野范围。70岁的张大爷戴上新头盔后说:“以前嫌麻烦,现在知道这是救命盔,以后骑车一定戴好!”
从视觉震撼到动手实践,晋江交警以体验式教学破解“知而不行”难题,将安全知识转化为肌肉记忆,推动“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
长效机制保成效
线上线下齐发力
为巩固宣传成果,晋江交警构建精准化宣教体系。线下,各中队持续开展走家串户、进家庭宣讲,为行动不便老人提供“一对一”辅导;线上,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老年人交通安全手册、事故案例警示录等图文视频,形成线上学法规、线下践行动的良性互动。
随着系列活动的深入开展,晋江市正逐步织密老年人交通安全防护网,为老年群体平安出行保驾护航。晋江交警大队负责人表示:“老年人交通安全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下一步,我们将深化警社联动机制,推动交通安全纳入老年大学课程、社区文明公约,让安全出行成为银发群体的自觉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