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蔡红亮) 近日,晋江市小初高接贯式职业生涯教育启动仪式在泉州职业技术大学举行。晋江市教育局发布小初高接贯式职业生涯教育实施意见,提出要构建层次渐进的课程体系、打造丰富多元的体验基地、培育专业素养过硬的师资队伍等创新举措。
“教育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职业生涯教育是实现此目标的关键。通过正确职业观的养成,推动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晋江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综合考虑了教育依规、学生成长、晋江产业等三个维度,晋江在小初高全学段构建有机衔接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挖掘晋江丰富产业链条、行业百态的实践平台,深化校家社协同育人路径,全面实施职业生涯教育。
探索实施小初高接贯式职业生涯教育,晋江设定了三个阶段目标:2025年,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体系基本形成;2026年,职业生涯教育制度基本健全,实现课程化、常态化和全覆盖;2027年,晋江优质产业、行业单位面向中小学校开放体验、实践。
记者了解到,此前,晋江已有多所学校率先进行了小初高接贯式职业生涯教育的尝试。其中,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通过职业角色扮演、家长职业分享等,潜移默化地启蒙学生的职业认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接触职业。进入初中,学生的成长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优势特长及职业倾向可能都有所变化。对此,泉州五中桥南校区根据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创新提出了全员导师制、“个性化课表”等模式,助力初中生更好规划职业生涯。
首峰中学则依托篮球特色,将职业素养教育融入日常体育教学和篮球训练中,培养学生抗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素养,并将其转化为职业竞争力。此外,学校还积极与体育产业联动,让学生参与活动的组织与执行工作,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指导。晋江的职业学校在职业生涯教育中也有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华侨职校就根据学校五大特色专业群及现有校企合作资源,设计“分层体验”方案,结合不同学段认知特点设计项目,实现职业启蒙、技能感知与生涯规划的有效衔接。
探索实施小初高接贯式职业生涯教育,晋江实招频出,精心设计《中小学生职业生涯课程指导纲要》,鼓励各校差异化设计校本课程。其中,由泉州职业技术大学牵头设计的晋江市中小学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立足晋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构建思想性、综合性、实践性“三位一体”的学习模式,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社会,激发学习兴趣,科学规划学业和生活,为未来的职业和人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当天启动仪式上,首批13所晋江市职业生涯教育先行校与相关共建单位签约,将通过学校与医疗界、企业界和文化界的跨界融合,为职业生涯教育注入强劲动能。
今后,晋江还将推动职业生涯教育全面融入课程,积极培育体验基地,推动校家共育,培育专业素养过硬的师资队伍,实施多元评价,指导学生提高对自我和人生发展的认知,激发学生成长成才的志趣志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融入“大社会”打牢基础。
“开展小初高接贯式职业生涯教育,要贴合学生实际,根据不同学段的认知规律精准实施;要整合产业资源,体现千行百业皆可成才的价值导向;要融合课程体系,推动‘德育+’跨学科融合落地;要符合政策导向,及时总结实践经验、形成课题成果。”晋江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