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b版:晋江少年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晋江经济报小记者“走读”金门

共叙两岸一家亲

本报讯 (记者 欧阳霆) 5月1日至2日,晋江经济报小记者“走读金门”研学营举办。小记者及家长带着家乡的问候,踏上金门这片熟悉的土地,用脚步丈量历史,以童心联结两岸。

触摸共同的乡愁密码

来到金门,大家先后走进金门水头聚落、翟山坑道、双鲤湖自然中心、沙溪堡等特色景点。在水头聚落,闽南传统古厝与西洋楼宇相映成趣。“这里的红砖古厝和梧林、五店市的老房子好像!”随行的家长陈女士表示,“带孩子实地感受两岸共同的文化根脉,比课本上的讲述更生动。”小记者们注意到古厝墙上花砖的样式特别丰富,色彩缤纷鲜艳。通过讲解,他们了解到这些花砖有其独特的含义。原来,这些花砖不仅彰显古厝主人家的尊贵地位和雄厚财力,更起到了保护房屋墙面、抵御海风侵蚀的作用。听到这儿,小记者认真记录着,还将自己喜欢的花砖图案画了下来。

在双鲤湖自然中心,小记者了解了金门的自然资源,对鲎、中华白海豚和欧亚水獭等稀有动物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快看,有小鱼在游!”自然中心的地下一层建在双鲤湖湖面下,透过窗户,能观察到湖里的情形,让大家大开眼界。

探秘“两岸一江水”

在本次“走读金门”研学营活动中,见证两岸民生合作的金门县田埔水库成为最生动的课堂。在活动现场,大家看到田埔水库的清水在汩汩流动。然而,当地导游小林告诉大家在2018年8月5日之前,这里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小时候最怕遇到干旱,家里要定时接水,农田里的高粱苗都蔫了。”小林以亲身经历向大家讲述着金门缺水的往昔。

转机出现在2018年8月5日。随着福建向金门供水工程正式通水,清澈的水由晋江金鸡拦河闸引水至龙湖水库,经龙湖抽水泵站抽水输送至围头入海点,再经海底管道输送至金门。

活动现场,一根直径1米左右的供水管道成为焦点。通过小林的详细讲解,大家深入了解了福建向金门供水工程的建设历程和重要意义。望着水库边“两岸共饮一江水”的纪念碑,家长和孩子们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这堂生动的水资源教育课,让大家深刻体会到两岸血脉相连的深厚情谊。

小记者感言

我们来到了田埔水库。这座水库让我们感觉非常亲切。为了解决金门人民生活用水困难问题,晋江的水源源不断地流入金门。这一举措也把我们两岸同胞牢牢地系在一起。这次研学活动非常有意义,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与晋江隔海相望的金门,增长了见识。

王筱翊(晋江梅岭心养小学)

这次金门之旅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站是田埔水库。阳光映照下,水库波光粼粼。这里的水是从晋江输送过来的。它不仅仅缓解了金门人民水资源缺乏的困扰,更见证了两岸人民血浓于水的情谊。肖铭焱(晋江市安海中心小学)

这些景点中,我最喜欢的是沙溪堡。从这儿的凉亭上可以远眺厦门,而且在这里拍的照片也很不错。凉亭边上还有个坑道。这坑道特别小,连我这1.45米的身高都要弯腰才能通行。美好的两天很快就过去了,我学到了很多知识。王彧(晋江罗山荣宗小学)

水头聚落里的红砖古厝墙上贴着美丽图案的花砖,真美啊!我们坐在门口的台阶上认真地观察花砖,并把这些美丽的图案画在本子上,留作纪念。金门研学让我知道了好多新东西。金门真好玩,我以后还想来!

王伽予(晋江梅岭心养小学)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