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b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以优质营商环境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晋江完成首宗工业企业“旧地新退”

本报讯 (记者 阙杨娜 通讯员 魏智文) 近日,晋江云鹏服饰有限公司通过减少用地退让,释放土地使用面积超1万平方米,容积率同步提升至4.0。该企业也成为晋江首个完成“旧地新退”的工业企业。

“该项目用地面积24.6亩,东西走向超300米,形状狭长。此次退让用地红线从9米降至3米,按6层建设计算,退让空间至少达到1.08万平方米,为企业设备投放和未来的智能化生产创造了充足条件,实实在在为企业拓展了发展空间。”晋江市自然资源局用地规划管理科相关负责人介绍。

记者了解到,不久前,晋江市出台《关于进一步明确〈晋江市国土空间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24年)建筑退让标准适用范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晋江市国土空间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出台前已出让的工业用地(含工业仓储用地),也可按新规执行建筑退让标准。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众多工业项目受建筑退让标准制约,发展受限。”晋江市自然资源局行政审批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知》落地后,行政审批窗口工作人员立即对接晋江云鹏服饰有限公司,在工业项目设计方案简化的基础上再优化,对项目总平面图提前预审,采用“公示与补料双线并行”模式,争分夺秒为企业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以高效服务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效能提速剂”。

此外,聚焦企业发展痛点,晋江市自然资源局通过提升建筑密度、减配停车位等举措,为工业项目高效利用土地资源、灵活调整规划条件、简化工程规划许可办理流程提供政策范本,全力推动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一家专注机械零部件加工的企业,晋江东亿机械有限公司的生产工艺和单层建筑体量对地块建筑密度有特殊要求。今年2月拿地后,该公司发现,以往60%的建筑密度指标难以满足其发展需求。

立足企业实际,针对陶瓷、建材、机械等有特殊生产工艺要求的工业项目,晋江将建筑密度上限从60%提升至80%,极大提高了企业用地效率。

作为政策实施后的首个受益企业,晋江东亿机械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吴韦毅感慨:“我们项目占地22.16亩。但因为设备跨度较大,按照60%的建筑密度标准,最多只有8866平方米的建设空间,设备根本摆不下。现在,建筑密度提升至80%,相当于最多可增加2955平方米的单层建筑面积,大型机台设备可以更好地布局,极大助力了企业生产。”

“鉴于晋江产业类型特点,原有的工业用地停车位配置标准偏高,制约企业节约集约用地。”晋江市城乡规划技术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经充分调研论证,晋江下调工业用地停车位配建标准,将建筑面积每百平方米的机动车停车位配建指标由0.3个~0.4个降至0.2个~0.3个,非机动车停车位配建指标从5个~8个降至1个~1.5个。

晋江鞋服产业园(陈埭园一期)项目用地约210亩,地上建筑面积约41万平方米,按原标准须设置机动车停车位1634个、非机动车停车位20424个。执行新标准后,仅需设置机动车停车位817个、非机动车停车位4085个,机动车车位配置减少50%,非机动车车位配置减少80%,为项目节省场地空间约4.5万平方米。

“政府充分体谅企业发展难处,优化项目停车位配建标准,减少车位配建数量,节省了宝贵的用地空间,切实为企业减轻了负担。”晋江鞋服产业园(陈埭园一期)项目负责人点赞道。

“我们聚焦企业反映集中的突出问题,集成破解要素制约、空间瓶颈,优化规划条件,提升营商环境,精准助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晋江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