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b版:文体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52天守护亲如一家

——揭秘晋江训练基地如何保障国羽集训

公寓保洁人员整理床铺。

食堂人员为国羽队员制作沙茶面。

尤志凯(中)和傅海峰(左)合影。

本报记者 李诗怡 秦越

昨日上午,晋江市少体校体育馆内,20片羽毛球场地整齐排列,上方高悬着鲜艳的国旗和“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的醒目标语。球场上,刚刚在苏迪曼杯赛场上为国争光、载誉归来的国羽健儿已经展开新一轮的训练。

2003年,经国家体育总局乒乓球羽毛球运动管理中心认证,晋江正式成为国家羽毛球队的训练基地。值得一提的是,国羽多次大赛前在晋江集训,并取得佳绩,晋江因此被誉为中国羽毛球队的“福地”。

“福地”美誉的背后,是晋江训练基地不遗余力的全力保障。从2小时极限送快递,到24小时随时响应,再到52天全方位守护……自3月16日国家羽毛球队入驻晋江市少体校展开封闭式集训起,晋江训练基地倾尽全力,助力国羽潜心备战苏迪曼杯,成为国羽实现四连冠的坚强后盾。

早到晚归半夜接机 24小时随时待命

今年3月初,晋江市少体校校长陈小兵接到国家羽毛球队将到晋江集训的函件。“3月8日,国羽二队结束在晋江为期近八个月的集训。国羽一队接踵而至,各方块保障力量迅速投入新一轮保障工作。”尽管已有多次保障国羽集训的经验,但陈小兵丝毫不敢懈怠。

据介绍,晋江市少体校于2020年投入使用,校内有田径场、体育馆、训练馆、100米风雨跑道、宿舍、运动员公寓、食堂、地下车库、力量训练房及室外景观,完全能够满足国家羽毛球队封闭式训练的需求。

3月16日,由奥运冠军陈清晨领衔的首批国羽参训人员抵达晋江,拉开此次集训的帷幕。

记者了解到,参加此次集训的70多名人员分批次抵达,无论是落地晋江还是厦门,不管是在机场还是动车站,晋江的工作人员都会风雨无阻地迎接。

集训期间,有队员需要回北京办理签证,常常当天往返,有时回到晋江已经是凌晨。但无论多晚,都能看到晋江工作人员接机的身影。

体育馆是国羽队员训练的“主战场”。国羽基本都是一天三练,从上午8时到晚上9时,长时间的训练也对国羽的后勤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意味着工作人员要比队员更早到、更晚走。作为体育馆管理员,尤志凯和同事坚守岗位、随时待命,即便在休息日,也习惯到场馆看一看。

“国羽训练强度非常大,羽毛球上的小羽毛经常掉在地胶上,清扫难度比较大。”尤志凯介绍,保洁人员每天会在国羽训练前的早上及训练结束后的中午清扫场地,每周四、周日下午还会进行大扫除,全力保障场地的干净整洁。

羽毛球运动对场地光线要求严格。为此,少体校对体育馆的窗帘进行改造,增强其密封性,确保日光不会照射进来。在这种情况下,球馆灯光基本从早开到晚。为确保变压器正常运转,少体校不仅定期对设施进行检修,还会不定期巡查。

在力量训练房,每天都能看到国羽健儿挥汗如雨的训练场景。这里如同一个小型健身房,跑步机、动感单车、椭圆机、杠铃、专业拉伸器及各种针对身体不同部位的力量训练器械应有尽有。训练房空间相对密闭,运动人员会大量流汗,少体校的工作人员每天都会对场地和器械进行检查与消毒,防止产生异味。

优质的训练环境和设施设备,让国羽健儿可以全身心投入训练,心无旁骛备战比赛。“在这里集训很舒服,空气也很好。”国羽女双运动员谭宁说。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面点美食纯手工自制

中午11时许,晋江市少体校食堂饭菜飘香。厨师长杨刘斌时而走进后厨察看菜品,时而到餐厅忙碌,额头上满是汗珠。这样的场景,在过去52天里司空见惯。

运动员的饮食健康,始终是基地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在食材采购方面,我们严格筛选供应商,坚持每日检测并留样。同时,规范烹饪流程,全方位确保食品卫生安全。”国羽来晋江集训前,杨刘斌特地前往省体工队学习交流,提升运动员膳食保障能力。

国羽队员来自全国各地,口味各异。杨刘斌和同事每天都会关注球队的训练计划,精心罗列食谱,每餐准备十多种菜品,荤素搭配、变化多样,不仅注重营养美味,还充分考虑运动员的口味偏好,“我们会根据运动员籍贯来调整菜品,比如为广东队员搭配煲汤,给四川或北方队员增加辣菜,为南方队员提供清淡口味的菜肴。”若当天训练强度较大,便会增加牛肉等高蛋白食材,为运动员补充体能。

此外,少体校专门聘请面点师,为队员手工制作各类面点。“包子、馒头、煎饼、饺子、烙饼、肉夹馍,能想到的基本都做。面皮、肉馅全部纯手工自制,确保食品安全。”杨刘斌透露,美味的面点深受国羽队员的欢迎。

米粉、卤面、沙茶面、牛肉面、炸酱面、海鲜面……在餐厅一侧,还开辟了一个小档口,备齐设备,为就餐人员现场制作各类面食,酱料都是新鲜现熬的。起初食堂准备了30个面食碗,后因供不应求,又增加了30个。杨刘斌还格外留心每位运动员的饮食习惯。他发现,来自泉州的国羽队员黄东萍钟爱家乡味,喜欢吃卤面。

5月5日,国羽凯旋回晋江,食堂特意准备了多种海鲜。“平时大家常夸晋江的海鲜鲜美。这次他们打比赛、拿冠军很辛苦,就想着给大家准备些爱吃的。”看着健儿们大快朵颐,杨刘斌满心欣慰。

全力守护健儿睡眠 生活用品配备齐全

良好的休息是高效训练的重要保障。在少体校,运动员公寓距离体育馆仅需步行一两分钟。运动员公寓楼共6层,有58个房间,配备4部电梯,24小时都有值班人员。

走进公寓房间,处处能感受到少体校的用心与贴心。每个房间不仅有独立卫生间和阳台,空调、冰箱、电视、洗衣机、桌椅、衣柜、鞋柜等家电家具一应俱全,吹风机、烧水壶、衣架、脸盆、水桶、脏衣篓、洗衣液等日常生活用品也是应有尽有。考虑到气温逐渐升高,蚊虫增多,基地还贴心配备了蚊香液和蚊香片。

负责公寓保洁工作的吴环环笑着说,她们的工作都是避着国羽队员进行的。原来,为了不打扰运动员休息,保洁人员会根据训练安排表,趁球员训练时整理清洁房间。“有时我们打扫完,刚好碰到球员训练结束回房,他们都会和我们打招呼,大家都很好相处。”吴环环告诉记者。

杨长文是少体校的电工。某天晚上8时许,杨长文刚到家准备做晚饭,饭煮到一半,电话突然响起:“师傅,我们房间的灯泡坏了,麻烦您过来看一下。”“好的,我很快就到。”杨长文挂断电话,关掉煤气,迅速驱车前往少体校。经检查,是保险丝烧掉致使灯泡不亮,杨长文手脚麻利地换上新灯泡,房间很快恢复明亮。等他回到家吃上饭时,已过晚上9时。

对此,杨长文早已习以为常:“随叫随到,大家都是这样。”

据介绍,球馆和公寓均配备安保和值班人员。集训期间,偶有球迷到少体校等待国羽球员。基地安排安保人员巡逻,一旦发现球迷便进行劝导,为国羽健儿营造良好的训练环境。

“晋江训练基地的环境和条件都不错,食堂、公寓和球馆的位置相近,很方便。训练的氛围也很好。”国羽女单运动员王祉怡表示。

全力以赴用心保障 国羽晋江亲如一家

“全力以赴、用心保障。”这不仅是少体校每名工作人员挂在嘴边的话语,更是他们付诸行动的真实写照。

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哪里有需要,大家都会毫不犹豫地顶上。

苏迪曼杯比赛期间,尤志凯多次化身快递小哥,上演急速闪送。“主要是送一些急需的设备或球员的私人物品。”4月29日上午9时许,尤志凯收到送穿线设备及其他物品的消息,他迅速准备好物品,上午11时许便顺利送达厦门。

也借着这个机会,尤志凯在现场见证了国羽勇夺苏迪曼杯冠军的荣耀时刻,并在赛后与球队一同留下珍贵的大合影。“心情格外激动,感觉无比自豪,能有这样的经历,人生真的值了。”尤志凯感慨地说。

近两个月的朝夕相处,让基地工作人员和国羽队员结下了深厚情谊。尤志凯透露,这次奥运冠军、前国手傅海峰也来到少体校,“有时中午休息,宝哥(傅海峰)会指导我们打球。”

杨长文也有同感。集训期间,黄东萍购买了一辆代步车,请杨长文帮忙安装。他一边安装,一边向黄东萍介绍车辆的使用方法和充电位置,两人交流融洽。“大家就像朋友一样,能帮到他们,我很高兴。”杨长文说。

在晋江训练基地用心用情的保障下,国羽健儿状态满格,不仅成功卫冕苏迪曼杯,还在4月8日至13日举行的羽毛球亚锦赛中勇夺2金3银6铜,位居金牌榜和奖牌榜首位。

5月5日,国羽从苏迪曼杯凯旋,少体校的工作人员夹道欢迎,为健儿们送上祝贺和掌声。现场,大家相互致意,热情问候,亲如一家。“晋江训练基地条件很好,配备齐全,各方面都很不错。”奥运冠军、国羽女单运动员陈雨菲点赞晋江训练基地。

今天,中国羽毛球队在晋江的集训之旅圆满结束,球队将转训成都训练基地。

52天的保障工作对晋江训练基地的全体工作人员来说虽然忙碌,但无比充实。“国羽健儿在前方拼搏、为国争光,我们能在后方尽一份力,倍感荣幸。”他们由衷地说。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