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天,书香润心田。随着亲子阅读观念的广泛普及,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在孩子低龄阶段高质量陪读的重要性。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园长专访”栏目采访了高级教师、晋江市幼儿园园长陈丽坤,她将结合多年的教育经验为大家分享实用的亲子阅读技巧。
亲子阅读很难开展 孩子不在状态怎么办
“我老大今年一年级了,从她2周岁开始我就有意识地培养她的阅读习惯,现在基本上能够独立地进行阅读,且阅读兴趣比较浓厚。相比老大,对于老二的陪伴时间较少,很明显他的阅读兴趣比较不足。他常常在我们进行亲子共读的时候眼神游离,或者对我针对绘本内容提出的问题一问三不知。”家住格林春天的王女士很苦恼,认为老二错过了最佳阅读启蒙年龄。
提到亲子阅读,相信大部分家长或多或少都有过跟王女士相似的经历:想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却不知道该从何处着手;尽管声情并茂地跟孩子读绘本上的内容,但孩子的注意力无法集中,阅读过程中经常挠腮抓耳、左顾右盼;孩子常常一本绘本能够翻阅好几十遍,对于其他类型的书籍不感兴趣或没有耐心看……
陈丽坤认为,想要吸引孩子参与阅读,可以在家中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打造专属的阅读空间。比如,在家中设立固定的阅读区域,尽量布置得舒适、温馨且安静,放上孩子喜欢的书籍和小摆件,让孩子有一个专属的阅读小天地;另外,还可以每天设置固定阅读的时间,比如在睡前的半小时,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如果家长较忙或临时加班,还可以借助电子书或点读笔等工具,但前提还是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和兴趣。
结合孩子兴趣爱好
避雷常见的陪伴误区
那么,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家长在亲子阅读方法和选书上有何差异呢?陈丽坤认为,对于小班段的孩子来说,家长可以保证每天有15分钟至30分钟的亲子阅读时间;对于中班段的孩子来说,亲子阅读时间可以从20分钟向30分钟过渡,在亲子共读后还可以适当地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展开自主阅读;大班段的孩子亲子阅读时间可以从30分钟向40分钟过渡,可适当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延伸自主阅读。
“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不少家长常常不知不觉中犯了错误。比如,以自己的喜好选书,或按照自己的兴趣、价值观挑选书籍,忽略了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陈丽坤说道,还有的家长亲子阅读方式比较单一,在亲子共读时只是单调地照本宣科,没有运用丰富的语音语调、表情动作来演绎故事,也缺乏与孩子间的互动交流,这么做会让阅读过程变得枯燥,难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此外,有些家长没有为孩子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比如一边陪孩子阅读一边操作手机,忙着处理工作等。当陪伴阅读的方式不当,家长没有全身心投入的话,很难引导孩子投入到阅读的世界中。
融入本土文化元素
增强阅读的趣味性
陈丽坤分享道,家长还可以通过故事绘本展演、闽南语挑战等形式,增强亲子阅读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比如,带着孩子一起打造颇有闽南语氛围的阅读空间,在家中设立一个闽南风格的阅读角,摆放舒适的座椅(如具有代表性的竹椅),增添茶具丰富环境等,同时增添孩子喜欢的闽南语书籍和绘本。
与此同时,家长还可以有意识地给孩子营造闽南文化氛围,主动带孩子参观闽南文化博物馆、民俗馆等场馆,通过观看展品、聆听讲解,了解闽南文化的历史和内涵。此外,家长还可以利用周边社区的资源,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闽南文化活动,如闽南语讲古、闽南戏曲表演等,将绘本书籍与本土文化相结合。当绘本书籍照进现实,书本中看到的、学到的知识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孩子便能够体会到阅读的美妙。
阅读加油站
在亲子阅读过程中,孩子不断接触规范、优美的语言,能学习到丰富的词汇和语言表达方式,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从认知发展层面来说,能够帮助孩子储备知识,提升语言能力;在情感培养方面,在阅读中孩子能感受到家长的关爱和陪伴,从而增进亲子间的感情,建立更紧密的亲子关系;从思维发展层面来说,在阅读过程中孩子会对故事中的内容进行思考和想象,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从习惯养成方面,从小和孩子开展亲子共读,能够让孩子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将阅读作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关链接
亲子阅读不仅是孩子认知世界的窗口,更是亲子情感交流的温暖桥梁。近年来,晋江市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坚持以“党建+书香”引领幼儿园阅读工作,从打造教师阅读环境到班级创设阅读区域,精心为每位教师和孩子创设随处可见的阅读环境,从而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与此同时,精心策划的读书月活动至今已开展至第八年。该系列主题活动形式精彩纷呈,深受全园师生和家长赞誉。
在家社协同方面,幼儿园每月选派党员教师到社区开展“趣阅读 童传承”红色文化绘本教育活动,从小为孩子们幼小的心灵种下爱国主义教育的种子,为亲子阅读进一步拓展阅读环境。为鼓励家长更有意识地参与到亲子阅读活动中,该园每年还会发起读书月阅读打卡、小板凳故事会、家长阅读沙龙会、家长专题讲座指导等活动,今年还特别策划了闽南语亲子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