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b版:教育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在学生心灵播撒阳光种子

晋江各校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精彩纷呈

磁灶实验小学户外拓展活动多欢乐!

晋江五小学子交换心情,分享祝福。

过去的这个3月,晋江校园一派生机勃勃,各校结合自身特色,纷纷开展了“六个一”(组织一次全员培训、召开一次主题班会、设计一期主题宣传、开展一次校本教研、举办一场主题活动、摸清一次心困底数)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为师生心灵种下阳光的种子,让生命教育在校园绽放温暖光芒。

本报记者 蔡红亮

浓厚氛围

让心理健康理念深入人心

“这张照片感觉很温暖!”“我喜欢这张,充满了力量。”……这段时间,晋江二中校园多了一道亮丽风景线——心理摄影大赛学生作品展示。这些照片都是由学生掌镜的,既有自然风光的静谧之美,也有人物故事的温情瞬间,更有对日常场景的独特思考。“我们鼓励学生用镜头记录生活中触动心灵的瞬间,以积极的视角看待世界,提升自我对心理健康的关注与探索,增强自我调适能力。”晋江二中校长许明哲说。

心理健康教育,氛围营造必不可少。在宣传月期间,晋江市各校纷纷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海报、设置心理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将心理健康的理念深入人心。走进校园,随处可见“关注心理健康,享受快乐生活”“心向阳光,健康成长”等温馨提示,这些标语不仅装点了校园,更在无形中传递着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一到课间或放学,总有不少学生、家长驻足观看,学习心理健康小知识。

晋江市科创实验小学别出心裁,精心选拔了18名心理委员。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这18名“心灵守护者”密切关注同学们的心理状态,及时反馈同学们的心理需求,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学校还精心制作了一期《科创心语》简报,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心理健康知识、心理调适方法、心理小故事等方面。这份报纸不仅向同学们宣传了心理健康知识,还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让他们在参与制作的过程中,更加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晋江市高铁实验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科普充满童真童趣。幼儿园特别设置了“心情花园”互动墙,幼儿每日入园时根据情绪状态选取对应颜色的花朵贴纸,形成可视化情绪记录图谱。各班级还创设“情绪魔法角”,配备情绪认知卡片、解压玩具、心情绘画本等教具,帮助幼儿在日常活动中认知与表达情绪。

宣传月期间,晋江各校还进行了全员心理健康测评。这不,沙塘中心小学就通过钉钉问卷、专业量表对全校1191名学生进行心理筛查。教师与家长联动观察,建立“一生一策”心理档案,为后续个性化辅导提供科学依据,织就一张有温度的心理防护网。同时,结合前期全校1191名学生的心理筛查数据与阶段性心育成果,学校心理专职老师面向全体教职员工开展“识别危机 守护成长”专题培训,为教师的心灵“充充电”,提升教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早期识别与干预能力。

多彩活动

让心理健康教育更加生动有趣

团体辅导、心理趣味游戏、心理绘画表达、家庭关系调试、户外拓展……在氛围营造的基础上,晋江各校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情绪、管理情绪,提升心理调适能力。

晋江市第四实验小学各班围绕“心向阳光 健康成长”主题召开班会。辅导员们通过生命故事分享、情绪管理游戏等形式,引导学生认识生命价值,学习应对挫折的积极方法。在班会课上,学生们积极参与互动,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彼此鼓励,共同成长。

晋江市第五实验小学则结合学校特色,开展了心理游园会活动。游园会设置了多个趣味横生的心理游戏和体验项目,如“请留下你的笑容”“心情交换驿站”“烦恼回收站”“情绪宣泄站”“请与我击掌”等,将积极、乐观、希望、探索等积极心理品质融入各个活动项目挑战中,让学生们在亲身体验中感悟积极心理学的独特魅力。

过去的这个3月,新侨中学学生纷纷利用周末走进春天,走进大自然,用心体验春之美,并用绘画的形式表达情绪。学校心理辅导中心针对作品进行甄选展览,积极参与的同学均获得了5月份心理游园活动的入门票。

磁灶实验小学的心理健康月活动同样精彩纷呈,学校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设计了不同的活动,如一、二年级的同学“画出自己最美的样子”,通过心理绘画表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增强了自我认知与自信心。三、四年级的同学分别进行了“桃花朵朵开”和“贪吃蛇”两项户外拓展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强了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促进了生生间的友谊与信任。五、六年级的学生则通过书信交友活动,增进了跨年级的情感交流,培养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活动覆盖全校各年级,家校协作密切,为学生的阳光成长注入暖心力量。

“各校要以心理健康宣传月系列活动为契机,日后继续常态化开展,继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阳光下健康成长。”晋江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