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垭焓(晋江安海养正中心小学五年3班)
汉字,是刻写在中华文化长卷上的璀璨明珠,见证着民族千年的传承与积淀。
从牙牙学语时初识第一个汉字,到如今在知识海洋中探寻,汉字始终如挚友与我相伴。而一次国旗下讲话的经历,更让我深刻体会到它的分量。
幼时,我常参与校园活动。记得幼儿园时,大二班要推选两名女生在国旗下演讲,老师让我们自主报名。听闻这个消息,我期待尝试,又怕犯错。我询问了妈妈和小伙伴后,鼓起勇气报名。然而,当我望着长长的稿子,瞬间愣住,眼神满是无措。回家告诉妈妈,她轻声提醒道:“只剩六天,得抓紧背。”此后,我日夜诵读,终于盼来演讲的那天。那时的我,对汉字仅是一知半解,却不知这“半解”,即将掀起小波澜。
演讲当日清晨,即便稿子已烂熟于心,我仍紧张得手心冒汗。到了时间,我与乐文走上国旗台。乐文从容开讲。轮到我时,说着说着,竟把“发现”的“发”读成了“发型”的“发”。刹那间,台下笑声四起,我的脸“唰”地通红,羞愧如潮水般涌来,恨不得立刻躲起来;可终究硬着头皮,在众人的目光中继续。结束后,我飞速躲到班级角落,心脏怦怦直跳。
不多时,老师过来喊我。我忐忑地跟着老师来到办公室。老师与我坐下,递来一小杯水,温声说道:“这次没关系,以后多注意就好,还有很多机会,加油!汉字的学问大着呢,它是我们文化的根,得用心对待。”
如今,那段经历依然清晰如昨。它让我明白,汉字不仅是纸上的符号,更是文明传承的纽带。我爱汉字,爱它源远流长的历史,爱它承载的千年璀璨。往后岁月,我愿继续在汉字的世界里探寻,让这抹文化之光,永远照亮心间。
指导老师 杨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