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五,清明节将至。清明扫墓是国人敦亲睦族及行孝品德的具体表现。这一天,人们外出祭祖扫墓,悼念故人;各地还组织丰富多彩的户外文体活动。
你知道吗?这一传统习俗中,也蕴含着健康养生智慧。中医认为,人应四时,春季万物生长,机体也是如此。立春之后体内肝气随着春日渐升而愈盛,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常言道过犹不及,如果肝气过旺,对脾胃会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还可造成情绪失调、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运动疗法身心同健
清明时节,扫墓祭祖是必不可少的传统习俗。在扫墓过程中,跪拜仪式不仅是对先人的尊敬与怀念,更是一种自然的运动疗法。弯腰伸背、手掌双膝触地、叩头及地等,这些动作能够活动人体主要的关节和骨骼肌,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冬季累积的僵硬感。
除了跪拜,清明节还有踏青、放风筝等传统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能够让人们享受春天的美好,还能有效缓解精神压力,使心胸开阔,心情愉悦。记者采访了晋江市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陈巧丽。她表示:“清明节期间的户外活动,如踏青、放风筝等,都是很好的中轻度体育锻炼方式,有助于疏通气血,提高人体免疫力,对身心健康大有裨益。”
保健食疗疏肝顺气
清明节又称“寒食节”。在这一天,人们不生火做饭,而是食用事先准备好的食物,如清明馃(野艾馃)。清明馃是用籼米、糯米加野艾制成,具有温经止血、祛寒止痛的功效,尤其适用于春季疏肝顺气。野艾味苦性辛温,入肝、脾、肾三经,是春季疏肝顺气的良药。
在寒食节期间,人们可以适量饮酒,以增加热量,减少生冷食物对胃肠道造成的不适。市民萍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清明时节,我们家会准备一些清明馃,还会适当喝一些酒,感觉这样既能缅怀先人,又能保健养生。”
心理疗法化解烦恼
清明扫墓,难免悲伤落泪。然而,这种情感的流露不仅是对先人的怀念,更是一种心理疗法。在亲人和挚友面前流泪和倾诉,有助于释放内心的压抑情绪,调整机体平衡。心理学研究表明,哭是一种排解不良情绪的有效办法,能够释放能量,缓解肢体和心理的紧张。
记者采访了晋江市第三医院主治医师、中级心理治疗师陈雷。他提到:“清明节期间,很多人会因为思念亲人而感到悲伤。但适度地哭泣和倾诉,有助于缓解内心的紧张和压力,对心理健康非常有益。同时,亲人间多关心理解,也能够化解悲哀与烦恼,减少春天易犯的焦虑、抑郁、失眠等心理问题。”
总之,清明节不仅是一个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更是一个充满健康养生智慧的时节。通过运动疗法、保健食疗和心理疗法等多种方式,我们可以在祭祖扫墓的同时,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享受春天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