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延长5分钟,校园会有什么新变化呢?近日,记者走访了晋江多所小学,发现课间“扩容”后,学生快乐翻倍。各校纷纷“出招”,让学生玩起来、动起来、跑起来,让他们身上有汗、眼里有光。本报记者 蔡红亮
下课铃声一响,晋江市第九实验小学的同学们兴冲冲跑到操场,转呼啦圈、踢毽子……校园顿时“沸腾”起来。
去年11月,晋江九小对课间安排做出整体统筹优化,原本只有10分钟的课间,华丽升级为15分钟。这多出来的5分钟,就像是一个装满惊喜的魔法宝盒。学校“课间15分钟”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涵盖体能锻炼、传统游戏、趣味体验、棋类比拼、快乐阅读等。
“孩子们在锻炼身体、放松身心的同时,逐渐形成科学健康的活动意识,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方式,让课间休息成为高效学习的‘加油站’。”晋江市第九实验小学校长蔡志毅说。
小空间,大活力。面对校园场地有限的难题,晋江各校纷纷以盘活闲置边角地解题。
深沪狮峰中心小学充分挖掘学校现有资源,利用学校操场、篮球场、跑道、足球场、礼堂、乒乓球园等打造更多活动空间,让校园每个角落课间活动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绘满了师生的欢声笑语。
龙湖衙口中心小学利用学校“金边银角”打造更多的运动空间,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课间活动采用室内室外相结合,其中,室外设置了丰富多样的运动区域,如丢沙包、跳房子、羽毛球、乒乓球、跳皮筋、踢毽子、篮球等活动。室内开展如翻花绳、下棋、数独等动手动脑相结合活动。学校还会根据冬夏季节的天气情况,灵活调整活动内容,做好室内外自由切换。
自从推行课间15分钟后,晋江一些校园还多了一道新风景——学校将传统文化、科普知识、安全教育、文明礼仪等内容与体育游戏相结合,把经典传统游戏“画”进校园地面,打造了一个集趣味性、教育性和运动性于一体的“地面游戏乐园”。
这不,晋江梅岭街道双沟小学就把安全教育融入课间15分钟,设计了地面图例游戏,如交通安全、防火、反诈、防溺水等游戏,供学生自由选择,助力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安全教育。此外,学校还设置了一个“英语角”,让学生尝试使用英语进行口语交流,提高学习兴趣。
老师“不拖堂” 学生“动起来”
去年,晋江以第一届校园体艺教育节为契机,启动实施“1061”学生体质健康提升行动,即“确保课间休息10分钟(力争小学课间休息15分钟)、课间休息播放一首歌、教室照明改造一盏灯、班级配置可调节一张桌、学生养成教育一声劝、每天校内体育锻炼一小时、每日上下午各做一段操”,多措并举,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记者了解到,截至今年春季学期,晋江所有小学均全面推行课间15分钟;另有多所初中也行动起来,为课间“加时”。那么,多出来的5分钟怎么玩?晋江各校纷纷将主动权交给学生。
“我们学校课间活动内容多样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活动。例如,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体育竞技,如跳绳、踢毽子等,锻炼身体,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此外,还可以组织一些小型的知识竞赛或趣味游戏,如猜谜语、脑筋急转弯等,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内坑柑市中心小学校长朱华北表示,学校课间活动的安排遵循动静结合的原则,15分钟的课间活动让孩子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得以放松身心,蓄势待发为下一节课的专注与投入做好准备。
在晋江金井镇的毓英中心小学,学生们早已习惯了15分钟的课间时间。早在2018年,学校就“敢吃螃蟹”,率先将课间10分钟延长为15分钟。小课间,女生喜欢跳绳、老鹰捉小鸡、丢手绢等游戏,男生喜欢羽毛球、足球、篮球和排球等运动,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全部由学生们自己做主、自己选择。该校校长洪良清告诉记者,实行课间15分钟多年来,学校的“小胖墩”有了一定的减少,到操场玩耍的孩子有了明显的增加。
诚如洪良清校长所言,小课间时间延长,最直观的变化就是操场上的学生多了。特别是一些教室在四、五楼的,学生们有了更加从容的休息时间,也更愿意到操场上“动起来”。不仅如此,学校的老师们也形成了不拖堂的默契,听到下课铃响,就引导孩子们到室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