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蔚(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五年2班)
用象牙筷盘起长发,红色短簪斜插,刚刚绽开两三片花瓣的小花苞被红绳紧系在一起,蓝的、粉的、黄的,一圈圈发箍系上,取栀子、茉莉、凌霄各色花枝轻簪于几圈小花之间……一头“花园”,走到哪里都能留下花香。
在蟳埔小渔村簪一头花围,着一身深蓝色大裾衫,走在嘈杂的长街上,看蟳埔阿姨娴熟地撬开牡蛎礁石般的硬壳,听小贩“四果汤!冰水凉凉的四果汤……”的吆喝,赏滩涂之上倚船西去的落日余晖……一切都在那淡淡的花香中慢下来,变得愉悦起来。
在人群中停下脚步,微咸的海风混杂些许茉莉的芬芳,撩动未梳净的一缕发丝。望向不远处,潮水退去,一艘艘小渔舟上,在夕阳余晖的映照下,隐约可见几个头簪繁花的蟳埔女一边拉起渔网,往木桶里倒着牡蛎;一边转过头朝另一艘船上的同伴呼喊着。只见她们头顶的小花围随风晃动,栀子花开得和她们的笑容一般灿烂。如此幸福的画面不禁令我心底生出一种莫名的愉快。
在蟳埔这样一个平凡而忙碌的小渔村中,时刻伴着花香,蟳埔女每日精心挑选鲜花,簪成一头花围,出门就能见到伙伴满头斗艳的花儿,不正是一种对生活的极致热爱吗?伴着斜阳结束一天辛苦地劳作,抬起头看见同伴戴着满头鲜花,闻着栀子的花香,收拾着渔网,这不是彼此对一天劳作的慰藉吗?散发着金光的滩涂之上,总能看到蟳埔女那一头熠熠生辉的花儿在渔网间穿梭、攒动。也许就是这样“蟳埔式”的浪漫和热爱,才让越来越多的人走进蟳埔,爱上这明媚的簪花围。
“蟳埔”,水之深处,海蟹居住的地方。在这么一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地方,蟳埔女用一头繁而不杂的花围点亮了这里,用对生活的热爱写就了独一无二的诗篇。愿你我在奋斗时、失意时、成功时,都有花相伴,自信地去迎接每一个明天。
愿你我历尽千帆,归来仍见繁花……
指导老师 杨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