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诗伟) 为追授弦管先贤丁水清先生为南音事业所作的贡献,传承千年古韵,助推南音事业发展,2月1日(正月初四),“承传若水 遗韵冰清——南音首批国家级传承人丁水清先生‘弦管先贤’追授揭牌仪式”在晋江市陈埭镇岸兜村陈埭丁氏宗祠举行。
“丁水清先生一生热爱南音,孜孜以求、德高艺劭,在南音界广获口碑。更可喜的是,他被评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南音首批代表性传承人’,这份殊荣是对他艺术成就的认可和肯定。”泉州市南音艺术家协会主席蔡家乐表示,丁水清以其艺术成就为南音人树立了典范,为南音领域增添了光彩,此次纪念活动,不仅是对南音先辈的深切缅怀,更是对南音文化的传承弘扬。
随后,在岸兜村和木文化中心举行的南音艺术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弦友和学生代表等围绕南音技艺的传承踊跃发言。大家纷纷表示,将以传承弘扬南音为己任,共同努力将古乐南音进一步发扬光大。
本次活动由晋江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陈埭镇人民政府、泉州市南音艺术家协会主办,晋江市南音协会协办,陈埭镇回族事务委员会、陈埭镇岸兜村两委会、陈埭民族南音社承办。
丁水清简介
丁水清(1936年8月—2009年1月),男,回族,晋江市陈埭镇岸兜村人。
丁水清从小热爱南音,勤学有为,擅长琵琶弹奏,精通弹奏南音的指、谱、曲,是一位弦管名师。他与苏统谋合作编校出版《弦管过支套曲选集》《弦管指谱大全》《弦管古曲选集》等南音书籍,其中,《弦管指谱大全》被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视为“以现代方式保护和传播南音艺术”的一大突破,现被国家博物馆收藏。丁水清还参与整理编纂《弦管过支套曲选集》《中国泉州南音集成》等。
1979年,陈埭民族南音社正式组建,丁水清是创始人之一,他致力于南音的传承和发展,研学兼修,热心传教授徒,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南音人才。
2008年,丁水清被评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南音首批代表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