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蔡明宣) 近日,泉州出台《泉州市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工作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推动休闲体育用品(现代体育产品)、食品加工、工程机械与纺织专用设备三个细分行业试点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措施》主要从支持试点企业数字化转型、培育数字化标杆项目、推广工业设计和人工智能应用等三个领域出发,共计出台23条小措施。
在支持试点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措施》拿出“真金白银”支持试点企业、园区企业数字化改造,支持试点企业技术改造,鼓励细分行业企业上云上平台。其中,以项目设备投资额为依据,助标准化工业(产业)园区入园企业技术改造补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支持园区企业与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合作,单个项目补助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在培育数字化标杆项目方面,《措施》从推广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培育智能制造工厂、培育新模式新业态标杆企业、推广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培育5G全连接工厂、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培育“链式”转型、打造人工智能优秀应用场景等八方面,赋能企业数字能力。
《措施》明确,对入选工信部认定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一次性奖励100万元;对首次认定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奖励50万元、10万元;对“链式”转型成效好的“链主”企业、龙头企业、数字化服务商给予奖励,每家最高不超过30万元。
在推广工业设计和人工智能应用方面,《措施》聚焦推广人工智能工业应用技术产品、鼓励设计服务外包。其中,对试点企业将工业设计服务外包给专业工业设计机构的,按照设计服务合同实际发生额不超过30%的比例,对制造企业给予最高不超过30万元补助。
在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方面,《措施》重点支持创建重点实验室、创建工业设计中心、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建设5G技术创新中心、创建高新技术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对新认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分别给予150万元、50万元的奖励;对新认定的工业和信息化类的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分别给予150万元、80万元、3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除此之外,在完善公共服务方面,《措施》提出,从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对接活动、开展过程监管、开展过程监管等四个方面,全面助力泉州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