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b版:悦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城市文化的深度探寻

好书品读

李佳茗

从洛阳桥的古朴到天后宫的庄严,从西街的喧嚣到崇武古城的沧桑,红砖古厝的刺桐城以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吸引着来到这里的每一个人。郭培明新著《我想和这座城市明说》,以资深媒体人的敏锐目光和独到视角,发掘泉州作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韵味,为读者呈现他们过往未曾触及的城市文化精髓。

泉州是一部厚重的史书,城市的一砖一瓦承载着千年来的熙熙攘攘。郭培明以其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深厚的文学素养,梳理泉州的历史脉络,重塑这座城市的记忆。“一座文化古城,不仅仅是成片的老建筑。老建筑是形,曾经居住在这里的人、发生在这里的事,传承在这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才是城市的魂之所系。”开篇之辑《听潮看云》生动描绘了泉州从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发展到现代历史文化名城的辉煌轨迹。作者通过对南少林寺、中山路、清源山等文化遗迹的描绘,勾勒出泉州独特的文化风貌;通过对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状况的总结,展现出泉州人民的拼搏精神;通过对人们新时代生活状态的讲述,彰显了古城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焕发的新颜。“历史风貌和文化遗存,是一座城市文化的独特内涵。而城市文化在空间发展上的层次性、多样性和差异性,维系着城市文脉的厚重感和生命力。”他巧妙地将历史纵深与文学话语相结合,以媒体人敏锐的观察和充满意趣的笔调,呈现了一座城池如何在历史洪流中淬炼成形,既展现了泉州在历史长河中的繁荣与衰落,又深刻揭示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这片土地上的共生共荣。值得一提的是,郭培明在重塑城市记忆时,并未拘泥于单一的线性叙事,而是以空间化的方式在时间里驰骋纵横,笔触深入泉州各个角落,经纬交织地呈现了鲜活、丰赡、立体的泉州。

“在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如何超越‘无趣’而获得生活的真实滋味,如何在‘无常’的现实中保持平静安详,这是每个写作者所必须直面的。”作为一名泉州本地的作家,郭培明二十多年来能够坚持初心,平静地、用心地观察体悟这座城里的人和正在发生的事,将个人与城市紧密相连。他在新书发布会上提到,“我希望在自己对这座城市表白的文字里:有态度的展示,有情感的传递,有常识的沉淀。”他对泉州的爱,绝不是单纯的歌功颂德。它既包括对泉州历史文化的传承与敬仰,也蕴含着对城市发展进程的关注与思考,更镌刻了对城市未来发展的责任与担当。他不仅创作赞美古城文化的散文、用新闻之眼观察时事动态,更以社会工作者的责任心深入基层、实地调研,着力为泉州的新发展建言献策。《我想和这座城市明说》,不仅是一部关于泉州的文学作品,更是一份对城市经济文化发展深情而理性的建言书,展现了他作为一名生于斯、长于斯的泉州人的责任和担当。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