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脑子短路”是一句戏言。但在医学上,有一种特殊的脑血管畸形,就像电线的火线和零线相通形成的“短路”一样,也会造成局部脑血流异常出现“短路”。
什么是脑血管畸形?这是一种先天性疾病,是由于颅内的单根或多根血管的异常发育,引起相应部位的异常血管连接,进而导致脑出血、局部盗血或占位效应。临床表现为剧烈头痛、癫痫或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就像一颗“不定时发作的炸弹”,它最可怕的是会伴随患者终身、反复多次出现脑出血,每一次出血发作都是生死考验。近年来,晋江市医院(上海六院福建医院)神经外科在治疗脑血管畸形上彰显了卓越的实力,并于细节处显露出人文关怀。
患者脑中“藏”炸弹
今年年初,神经外科门诊,一名脑血管疾病患者到访。询问病史时,患者谢某说自己平时有头晕不适的症状,此次是因患复杂的脑血管畸形来到该院神经外科求医。接诊后,该院神经外科主任齐震带领的神经外科团队认真了解其病史、查体反复阅片,详细分析脑血管DSA影像,明确谢某脑中确有“隐患”——颅内发现异常血管团,被诊断为脑血管畸形。
“年轻人的脑溢血往往更凶险。脑动静脉畸形是青少年、年轻群体脑出血的重要原因。脑血管疾病不是肿瘤,没有良性和恶性之分,它隐匿于脑袋里,平时无任何症状。但若发生破裂出血,可能导致人体极度不适,甚至引起生命危险。为此,‘拆弹’治疗势在必行。”齐震介绍,另一方面,血管畸形的首次出血死亡率高达10%~30%,并有约20%的患者会留下脑功能残疾。对于谢某这样病情复杂的患者,治疗难度极大且费用高昂。
记者了解到,在急性破裂的脑动静脉畸形中,有时需要手术清除血肿、缓解肿块的占位效应和颅内压升高,医疗团队对于确定每个患者的最佳管理策略十分重要。为减轻患者负担,更好地降低手术风险,该科室团队经过与上海、福州专家反复讨论,最终决定采取介入先栓塞供血动脉的方式,以减少畸形团血液供应并在手术中切除,最后达到治愈患者的目的。
专家联手巧施复合手术
在告知病情且征得患者同意后,谢某住院并接受复合手术治疗。3月30日下午6点,手术正式开始。手术室外,谢某的家属焦急地等待手术结果;手术室内,郭协力副院长团队全力以赴。本次手术,由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灯亮主任和晋江市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强强联手,全力合作。
经历了长达10个多小时的栓塞和手术过程后,谢某的脑血管畸形得到全面切除,术中神经功能也得到最大保留,同时也避免了颅内出血(即脑出血)的风险。术后,谢某的神志、语言和肢体功能与手术前无明显变化。第二天,他便能在ICU内与家属通话,病情稳定。得知手术结果后,患者家属对该院神经外科团队的专业能力和暖心关怀给予了高度评价,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目前,谢某已经完全康复,回归社会,正常工作生活。这一则案例,不仅展现了医疗团队的专业素养,也体现了患者的坚强。”齐震坦言,今后,我们将继续致力于为每一位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成为咱厝患者坚实的健康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