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社交平台上打着“债务重组”“债务优化”旗号的不法贷款中介信息频繁出现,不少市民因此陷入高额收费陷阱和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之中。更有甚者,被不法中介诱骗实施诈骗等犯罪行为,导致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严重侵害。为此,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出重要风险提示,提醒广大市民提高警惕,认清不法贷款中介的“债务重组”陷阱。
不法贷款中介套路多
或将面临多重风险
据了解,不法贷款中介主要通过两种套路诱骗市民。
一是借新还旧,以“债务优化”“帮助解决债务问题”等名义,为贷款偿还压力较大或已逾期的消费者推荐“无抵押信用贷款”,并收取高额手续费。二是提供高息垫资,收取“砍头息”。不法中介以帮助消费者“养好征信”等名义,诱导消费者申请垫资,再申请贷款偿还垫资,在此过程中收取不菲的垫资费和服务费。
参与不法贷款中介的“债务重组”活动,市民或将面临高额息费导致的还款压力、信息安全权被侵害及违约违法等多重风险。不法中介为牟取利益,在诱导消费者“以贷还贷”或使用其提供的过桥资金时,往往收取各种名目的高额费用,导致消费者“债务重组”后的综合资金成本远高于正常银行贷款息费水平。同时,消费者在选择不法中介时,需将重要信息提供给对方,部分中介因管理不善或谋取非法利益,可能造成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此外,消费者若未按合同约定使用贷款,将承担违约责任,甚至可能被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选择正规金融机构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针对不法贷款中介的“债务重组”陷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提醒广大市民注意以下几点。
警惕不法贷款中介虚假宣传和诱导。充分认识违规“倒贷”的风险和危害,警惕不法中介的虚假宣传和误导,切勿盲目相信陌生来电、短信、广告传单、社交平台等渠道推送的贷款中介信息。
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办理业务。建议市民合理评估自身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通过正规金融机构、正规渠道获取金融服务。如对有关业务存在疑问,可通过金融机构官方网站公布的热线等进行咨询核实。
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妥善保管个人身份证件、银行卡、金融账户等,不轻易委托他人代为办理相关手续,避免个人信息泄露或被非法利用、买卖。如发现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请及时保存相关证据,并向公安机关报案。
广大市民应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切勿轻信不法贷款中介的虚假宣传,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