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育儿的过程中,家长就像在升级“打怪”,虽晋级不断但仍有更多的挑战在后头。面对接踵而至的困惑、难题,你是请教老师、专家,还是老一辈?或是翻开育儿书籍捞一捞有用的知识点?然而,也有部分家长在和孩子斗智斗勇的过程中,摸索出一些靠谱的育儿智慧锦囊,快来收下这些干货吧!
养孩子 修自己
咱厝宝妈分享育儿心得
没有天生就会教育的父母,大家都在摸索中前行。育儿即育己,很多家长对此深有感触。本期,“育儿经”栏目将采访晋江市第二实验幼儿园的家长张海燕,她将结合自己的带娃经验,分享实用的育儿心得,快来收下吧!
改变孩子 从审视自己开始
“不知不觉已为人母7年多,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有辛苦、有烦恼、有抱怨,但更多的是他们带给我的成长和快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每个年龄段有着不同的需求。”张海燕告诉记者,家里的老二是个外向、活泼的孩子,从小就不怕陌生人,是个妥妥的“社牛”,但脾气会比较急躁,一碰到不顺心的事情往往会大吼大叫。对此,她曾感到十分苦恼,但静下心来细想,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改变孩子从审视自己开始。
紧接着,张海燕开启了内省之路。“我平时脾气比较急躁,碰到问题经常会当着孩子的面发脾气,爸爸有时候也会受我影响,孩子犯错了也会进行吼叫式教育,我意识到了儿子脾气急躁的原因了,父母的言行举止真的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渐渐地,我开始克制自己的脾气,并教育孩子有话要好好说,大呼小叫是不礼貌的,并且问题得不到解决。”张海燕欣慰地说道,经过一段时间的改变和引导,孩子也有了很明显的变化和进步,比如见到老师和同学都会笑着打招呼,遇事情也不会乱发脾气了。
张海燕认为,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来说有着深远的影响,父母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言行。有句话说:“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要做什么样的人。”在她看来,育儿的过程其实就是育己的过程。
用心陪伴
让孩子感受到被爱
在日常生活中,张海燕是个不怕麻烦、做事积极的家长,看到哪个平台有亲子活动,只要没有时间冲突都会第一时间报名参加。“我觉得带孩子参加亲子活动,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开拓孩子的视野,使孩子的认知得到发展,孩子也能够在父母的陪伴下感受到安全和被爱。”张海燕告诉记者,在亲子活动中,她也能够进一步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比如,姐姐心灵手巧,对各种手工活动感兴趣,弟弟手部精细动作还不够灵活,目前比较喜欢一些轻松有趣的绘本类活动。
张海燕坦言,其实孩子想要的很简单,那就是父母的陪伴。“我认为陪伴首先要用心、有耐心,并且尊重孩子,和孩子交朋友。只有用心才能发现孩子的问题,从而正确地引导孩子。”张海燕分享道,周末她喜欢带孩子到附近的公园活动,只要有时间就会保证孩子的户外活动时间。一方面,有利于孩子的用眼健康;另一方面,公园通常还配备了儿童游乐设施,可以让孩子在游玩中锻炼身体。
“到了节假日,我会选择带孩子到有节日氛围的地方去感受节日的气息,像五店市或者博物馆等地。面对即将到来的寒假生活,我计划带孩子到就近的地方参加新年活动,比如图书馆、文化馆等地方都会组织新年活动,带孩子体验本土的新年氛围,孩子一定会更开心。”张海燕说。
爸爸“上岗”
营造宽松育儿氛围
张海燕坦言,她在育儿问题上有时候很焦虑,担心孩子不够优秀。比如,在姐姐弹琴的问题上,表现得很着急,每天逼着姐姐练琴,一弹错就批评,姐姐被批评后总会边哭边练,导致有一段时间对练琴很排斥。在孩子爸爸知道这件事情后,跟她聊了很久,劝她不要太着急,不要孩子一弹错就打断她,孩子练琴有自己的节奏。“我接受他的意见,开始慢慢放下自己紧绷的神经,后来姐姐放学后都会自己完成练琴作业。”张海燕说道,现在回头想想,给孩子报钢琴课也只是为了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只要适当安排练习的时间就够了。
“很欣慰的是,孩子爸爸在育儿上一直是支持我的,只要有空都会一起陪伴。有时候我还舍不得放手,但爸爸说孩子其实可以自己来,等我试着放手后才发现原来孩子比我想象的要独立。平时,我们也会一起探讨育儿问题,他如果看我因为辅导作业心情不好或对孩子发脾气也会开导我,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张海燕认为,很多时候,大人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的相处方式会轻松有趣得多。
“当夫妻双方在育儿理念和方式上保持一致时,对孩子的帮助是很大的。孩子能够感受到稳定的家庭环境,而不会产生矛盾的情绪。而且,如果夫妻之间相互尊重、理解,在育儿中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也会将这种相处模式运用到与他人的交往中。例如,孩子在与朋友相处时,会懂得尊重他人的意见,理解他人的感受,从而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张海燕分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