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晋江,有这样一位冬泳爱好者,他名叫柯兴华,今年48岁。柯兴华从小热爱游泳,12岁时在一次夏令营中学会了游泳,从此与泳池结下了不解之缘。1999年,他加入了冬泳队伍,成为一位冬泳人。多年来,柯兴华不仅自己享受冬泳的乐趣,还带动了身边的亲朋好友一起参与,成为冬泳运动的积极推广者。
值得一提的是,柯兴华还是一位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多年,具有扎实中医基础理论和丰富临床经验的中医师,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针刀专委会卢胜春会长亲传弟子,师承江西赣州人民医院中医科钟叙春教授,目前于晋江中医馆健桦堂坐诊。
冬泳益处多
谈及对冬泳的热爱,柯兴华表示,冬泳是一项有益身心的运动,具有多重健康益处。冬泳能提高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减少感冒等疾病的发病率。同时,冬泳有助于提升抗寒能力,使身体更好地适应温度变化。冬泳还对心血管系统有益,能增强血管的弹性和心脏的功能。
为了确保冬泳的安全,柯兴华总结了以下几点注意事项:首先,适应水温是关键,初次尝试冬泳的人应逐渐习惯低温环境,选择合适的水温和时间。其次,做好热身准备至关重要,可以通过慢跑、跳绳等活动来增加身体的温度和血液循环。此外,穿戴适当的服装也很重要,如保暖性能好的泳衣、保暖帽、手套和袜子等。在冬泳时,要注意呼吸和姿势的正确性,避免呼吸困难或溺水的发生。
“冬泳的水温控制应根据具体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及个人的适应能力来决定。福建、广东地区平均水温一般在15℃左右为凉泳带。一般来说,冬泳的最低水温不应低于10℃。”柯兴华介绍。
逐步适应训练更健康
柯兴华认为,冬泳是个“四季泳”,需要循序渐进地适应。他建议,第一步是进行冷气候适应,在晨练或晚间散步时尽量少穿衣服,使肌肉适应冷空气。第二步是从夏季开始养成冷水冲凉的习惯,坚持早晚各一次。第三步是从夏季游泳过渡到秋季,再到冬季不间断地冬泳。通过逐步适应训练,身体可以逐渐适应低温环境,提高冬泳的安全性。
柯兴华提醒,想要尝试冬泳的人群,冬泳后,要迅速擦干身体,穿上保暖衣物,并喝上一杯热茶水或生姜红糖水以恢复体温。上岸后应用干毛巾擦干身体,直到身体发红为止,并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慢跑或原地做操,通过运动使体温基本恢复。避免立即进入高温房间、烤火或喝酒提温,以免造成血管过于舒张,对心脏造成负担。必须制定紧急应对预案,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采取措施。应急预案应包括意外溺水、体温过低和心理疲劳等情况的应对措施。
最后,他表示,冬泳虽然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参与。有严重器质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应避免冬泳,以免加重病情或诱发意外情况。此外,在冬泳前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游泳位置,并适当热身。如果计划进行冬泳,最好事先咨询医生的建议,确保自身的健康状况允许再进行这项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