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寒冷干燥,是四季中气温最低、日照时间最短的季节,需注意保暖和补充水分。冬季中医养生原则:起居护阳、适当进补、重视养肾、适量运动。
▲本期特邀中医
张滢坦,晋江市中医院风湿病科主任、中医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泉州市第一批青年中医骨干人才,福建省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工作继承人,李灿东全国名中医工作室成员,骆安邦学术流派传承研究工作室成员。
起居护阳重视养肾
起居护阳方面,建议早睡晚起、保持温暖、避免过劳。冬季应顺应自然规律,早睡以养阳气,晚起以待阳光,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注意保暖,避免寒邪侵袭,穿着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以保持身体温暖。冬季气温低,人体代谢减缓,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及时休息。
“立冬时节,养生重在防寒养肾。”张滢坦介绍,冬季养生调理,要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立冬之后,可适当进补强身,注意防寒防燥,以润燥养阴、护阳补肾为重点。冬季养生重视补肾,而“黑色入肾”,故以食“黑”为补。如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枣、黑木耳等,皆是秋冬之交养肾补虚之佳品。
张滢坦为大家推荐一款食疗药膳——五物黑发饮。选用黑豆50克、黑芝麻30克、黑米20克、碎核桃仁10克、去核红枣10克、冰糖适量。将所有材料放入搅拌机中,加入适量水打成浓浆,然后把浓浆倒入锅中,使用中火,边煮边搅拌,煮开后加适量冰糖,再煮3分钟即可。功效:补肾养血,乌发养颜。适合肾气不足,头发干枯易折、易脱或早生华发之人。
适当进补适量运动
冬日养生,适当进补有益身心健康。张滢坦建议,冬日进补,可以结合中医理论进行。冬季气温较低,对应肾脏,肾主封藏,饮食应以补肾为主。根据中医“冬藏”理论,冬季进补应以滋阴补肾为主。
肉类食材,常见如牛羊肉、鸭肉、鹅肉、乌鸡等禽类,以及鳝鱼、鲫鱼等鱼类,尤其羊肉本身属温性,可以补血养精,配以当归活血补血。
谷物食材,如小米、玉米、黑芝麻、红豆、黄豆等,可搭配主食交替食用,既能调整膳食、调高食欲,还有助于补充体能。
蔬菜食材,如韭菜、白萝卜、山药、莲藕、竹笋、胡萝卜、油菜、菠菜等,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等营养元素。此外葱、姜、蒜、花椒、肉桂等辅料,在烹饪时适当加入,也有一定助阳作用。时下气候干燥,人们容易出现口干、眼干、鼻干、皮肤干等阴伤症状,因此食补养身还需注意养阴润燥,宜多吃大白菜、菠菜、白萝卜、鲜枣、石榴、苹果等应季果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