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b版:理财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警惕“李鬼”保险代理

选择正规渠道买保险更安心

在保险市场中,非法代理现象屡见不鲜,给消费者带来了不少麻烦。近日,王女士就遭遇了这样一起典型的非法保险代理诈骗事件。

非法代理陷阱频现

王女士在准备购买车辆保险时,一名自称为“中间代理人”的胡某主动与其联系。胡某声称可以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只需支付300元手续费,便能在投保当日收到电子保单。同时,胡某还承诺提供免费的理赔咨询等多项增值服务,并通过发送以往客户的聊天截图逐步取得了王女士的信任。

然而,当王女士支付了费用后,却迟迟未收到保单,且胡某也突然失联。这让王女士焦急万分,最终不得不向保险公司寻求帮助。保险公司了解详情后,指导王女士通过正规渠道成功购买了车险并出单,同时建议她报警处理。

上述案例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于近日所发布。该局表示,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消费者对保险市场不熟悉的特点,冒充正规保险代理人或中介机构,通过虚假宣传、低价诱惑等手段诱骗消费者购买保险产品,进而骗取钱财。这些非法代理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保险市场的正常秩序。

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保险产品

为了防范此类风险,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在购买保险产品时要保持警惕,务必核实代理方的身份与资质。根据保险法的规定,从事保险代理或经纪业务必须获得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颁发的相应许可证。消费者在选择保险代理服务时,可以要求中介机构出示合法有效的营业执照及保险代理或经纪业务许可证,或自行通过监管部门官方网站验证其保险代理资质,切勿轻信口头承诺,确保代理方的身份与资质真实可靠。

除了警惕非法代理陷阱外,消费者在购买保险产品时还需要注意支付对象的安全性。消费者应通过保险公司或保险中介机构的官网、官方App等正规渠道购买保险产品,并在付款前仔细核对收款方信息。消费者在购买保险产品时应避免将资金直接支付给未经授权的第三方,而应通过正规渠道进行支付。如有疑问,可以直接拨打保险公司官方客户服务热线查询,避免陷入诈骗陷阱。

此外,消费者在购买保险产品时还应审慎选择增值服务。一些不法分子往往会以提供增值服务为诱饵,吸引消费者购买保险产品。然而,这些所谓的增值服务往往只是虚假的承诺,并不能真正为消费者带来实质性的帮助。因此,消费者在选择保险产品时应注重产品的实际保障内容,而非被表面的增值服务所迷惑。

当发生保险纠纷时,消费者应通过正规渠道依法理性维权。可以直接通过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机构公布的官方维权热线或服务渠道反映诉求,也可以选择通过协商、调解、诉讼等方式理性解决消费争议。如发现财产、个人信息安全等方面受到侵害,应及时向公安机关反映。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