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泽宇
近日,2024年全国“爱鸟周”自然笔记总结暨福建省首届野生动物文化交流活动在晋江启动。颁奖仪式上,晋江市安海中心小学被授予“积极组织单位”称号,并作为福建省小学唯一代表单位上台领奖。
在2024年全国“爱鸟周”自然笔记征集活动中,众多青少年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湿地,观察和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和重要性,用自己的笔触记录,创作自然笔记。其中,安海中心小学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生陆晨雨作品《中华小企鹅夜鹭》获得三等奖,老师杨茜获评“优秀指导教师”。
据了解,安海中心小学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美术组教师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历届“研学课堂 自然笔记”活动。目前,已获得晋江市“研学课堂 自然笔记”比赛一等奖1人次、二等奖4人次、三等奖6人次,获得全国“爱鸟周”自然笔记活动三等奖1人次。
如何在校内开展自然教育?“我们通过社团课程活动开展自然教育,向学生传授观鸟的知识与自然笔记的创作方法,并带领学生对学校内的动植物和绿野园的生态系统进行观察、记录和写生。”课堂上,学校美术组老师杨茜和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观鸟日志,展示了自己记录到的候鸟照片,并介绍鸟类在湿地生态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及自然笔记创作的要素。
通过美术与自然生态跨学科融合课程的开展,勾起了学生对自然探索的兴趣。节假日,陆晨雨一家常去海湾湿地和公园游玩观鸟。有一天见到夜鹭,她便情不自禁地喜欢上了。“我热爱大自然,喜欢将观察鸟类的所见所感记录到自然笔记中。观鸟是一项极需耐心的活动,它教会我尽自己所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我们一起守护鸟类的家园,保护地球,共筑美好!”陆晨雨说。
安海中心小学校长朱永龙介绍,学生们经常会利用课余时间与家人到安平桥公园、九十九溪、围头湾等地观鸟,追寻候鸟的足迹。通过一系列学习活动,学生们不仅感受了大自然的魅力,也释放了学习压力。接下来,学校还将继续探索自然教育新路径,开展更为丰富的自然教育课程,激发学生对自然和生态保护的热爱与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