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蔡红亮) 10月27日下午,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梅岭校区、青阳中和中心小学小记者走进晋江文化体育旅游服务中心,参加“候鸟归巢 筑爱为家”野生动物探索研学活动,制作木作时钟,赴一场关于爱与自然的奇妙之旅。
一场生动的野生动物讲座拉开了本次活动的序幕。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候鸟的迁徙习性、野生动物的生存现状及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小记者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和看法。通过讲座,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到了小记者们期待已久的木作时钟制作环节了。小记者们戴上口罩和手套,“全副武装”,围站在工作台前。只见每张桌子上都摆放着一块勺嘴鹬形象的木板、雕刻刀、精密的时钟机芯等材料。木块经过初步切割,已大致呈现出鸟类的轮廓,但还需进一步的精雕细琢才能栩栩如生。小记者们神情专注地在木块上细细雕琢。经过锯背、打磨、抛光等一道道工序,木块逐渐褪去了原始的粗糙,取而代之的是珍稀鸟类的生动形象。最后便是组装时钟机芯的关键步骤。小记者们小心翼翼地将时钟机芯嵌入木作的预留位置,确保它能够稳固且准确地运转。随着一个个齿轮的咬合,木作时钟开始缓缓转动,发出轻微的“嘀嗒”声,仿佛是大自然中时间的低语。
小记者感言
在老师和爸爸的帮助下,我完成了珍稀动物木作时钟制作,懂得了做任何事都要坚持不懈,不要轻易说放弃。同时,通过活动,我也学到了很多野生动物保护知识,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保护野生动物,保护大自然。
林荣灿(晋江青阳中和中心小学)
这是个有趣的活动,让我明白了拯救濒危鸟类刻不容缓。我们需要共同努力爱护生态环境,才能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吕泓毅(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梅岭校区)
参加本场小记者活动,我不仅认识了各种鸟类,还知道了动物的习性及特征。更有趣的是在手工自制时钟中,我学会了使用好几种木工工具,真是收获满满的一天!
潘依涵(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梅岭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