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b版:生活 上一版   
下一篇

医防融合 织密“防护网”

陈埭中心卫生院:构建慢病管理新防线

本期聚焦

本期嘉宾▲ 洪文挺,陈埭中心卫生院党总支书记、院长、主任医师。

今年7月底,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多个部门发布《健康中国行动——糖尿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4—2030年)》《健康中国行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4—2030年)》,为共建共享健康中国奠定坚实基础。这是继心脑血管疾病、癌症之后,我国再次发布重大慢性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

什么叫慢病?为何要瞄准慢病防治?咱厝医界在慢病管理方面,有啥举措和布局?本期,我们邀请陈埭中心卫生院院长、主任医师洪文挺为大家做相关健康知识的科普介绍。

50岁后警惕这些疾病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及经济社会发展所引起的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如今,慢性病已成为影响中老年人群健康的重要原因。

什么是慢性病?洪文挺解析说,慢性病,也简称为“慢病”,或称“老慢病”,全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这是对一组起病时间长,起病隐匿,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一旦发病即病情迁延不愈的非传染性疾病的概括性总称,并不是特指某种疾病。

老友需重视提升免疫力

“如今,‘慢病高发、多病共存’已成为老年人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洪文挺表示,关注慢病、管理慢病很重要。一般来说,慢病的起病比较隐匿、病程时间长,通常无法完全治愈,往往会导致各种症状和不适,如疼痛、呼吸困难、疲劳等。通过积极管理和治疗慢病,可以减轻这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洪文挺指出,“免疫系统在保护人体免受外界病毒侵袭时发挥了重要的防卫作用。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容易出现免疫衰老,这也成了人们步入老年后容易感染疾病的重要原因。”可见,随着年龄增长,中老年人对于提升疾病的免疫力显得尤为迫切。为此,他呼吁中老年人群要积极关注自身免疫力的变化,警惕疾病高风险,为健康“减负”。

他还表示,接种疫苗能帮助老年人守护身体健康,是一种较为重要、经济的预防疾病、保持健康的有效手段。记者了解到,目前,适合老年人接种的疫苗包含流感疫苗、肺炎疫苗及带状疱疹疫苗。

一站式服务更贴心

医防融合的关键在基层,落点在全科医生。洪文挺坦言,“当前,不少老年人尤其是慢性病老年人对于预防接种、疫苗价值的认知还有待进一步科学引导。对于慢病需要管理的意识,也较为薄弱,导致病情逐渐加重,甚至出现难以挽回的并发症。”

记者了解到,当前,全科医生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力量,具有为患者提供综合、连续和个性化医疗保健服务的优势。近年来,陈埭中心卫生院在该院一楼门诊设立慢病管理中心,让患者少跑腿享福利,减少了老年人就诊时四处辗转不同科室的麻烦,极大地提升了老年患者的就医体验感和获得感。患者在该中心就能完成就诊、检验、检查、中医体质辨识、取药、缴费结算结报等就医服务,可享受到“一体化、个性化、精准化”的“一站式”服务。

该院服务中心副主任林丹妮介绍,慢病管理中心的建立与运行,就能很好地协助慢病患者做好健康管理。医护人员通过健康评估、制定健康干预计划、签约服务、日常监护、健康宣教、随访、信息整合等手段,以“院内多科室协作联动,院外筛查、入户随访、社区服务,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可更好地实现对慢病患者的统一管理,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提升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洪文挺表示,慢病涉及人数多、防治周期长,要织牢“防护网”,须持之以恒加以推进。作为基层医务工作者,咱厝医界通过深入开展减盐、减油、减糖和“体重管理年”等专项行动,把预防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实现健康关口前移,加大血压、血糖、血脂“三高共管”力度,始终致力于为咱厝市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