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意味着秋季已经过半,天气开始由热转凉,是气候转换的重要节点。随着天气逐渐转凉,早晚温差加大,秋分时节成为养生的重要时期。本期节气养生,我们邀请磁灶中心卫生院医师、磁灶镇洋尾村一体化卫生所相关负责人李崟洲医师为大家科普。
饮食上少辛多酸
“饮食方面,建议以温润、少辛多酸、滋阴润肺为主。”李崟洲介绍,在中医理论中,此时应顺应自然,调整作息与饮食。秋分后气候干燥,应多吃一些清润、温润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藕、荸荠、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苹果、葡萄、百合、银耳、柿子、蜂蜜等。同时,减少辛辣发散之品的摄入,如辣椒、生姜、肉桂、花椒等,同时增加酸性食物的摄入,如葡萄、石榴、柚子、山楂等,以收敛肺气。
此外,秋季易伤肺,可多食用具有滋阴润肺功效的食物,如莲子、百合、玉竹、沙参、麦冬等,以保养肺气。饮食禁忌方面,老年人及体质较弱者应忌食大热大补之品,痰湿较重者应清淡饮食,有呼吸系统慢性病、皮肤病的人应忌食鱼虾、螃蟹等发物,胃部偏寒的人应忌食生冷。
注意调节情绪 早睡早起
值此时节,李崟洲建议应早睡早起,遵循“秋收”的养生原则,让气收敛,让肺气舒展。秋季草木凋零,易产生悲秋之情,应保持内心宁静,以免损伤肺气。中医有“常笑宣肺”之说,经常笑一笑有助于宣发肺气、调节情绪。喜欢秋游和大自然的市民,可以选择多登高远眺,赶走忧郁、惆怅等不良情绪。
“早晚温差大,应随凉增衣,以防秋凉之邪侵入体内。”李崟洲建议秋季干燥,室内应保持一定的湿度,避免感受燥邪。运动调养方面,建议以轻松平缓为主。秋季运动量不宜过大,推荐健步走、瑜伽、打太极拳、做八段锦等较为舒缓的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出汗过多而伤肺气。
中医特色养生方法
秋分时节,中医还有一些特色养生方法,如艾灸、泡脚、按摩穴位等。秋分时节可艾灸肺俞、列缺等穴位,以疏通肺经、润燥养阴。泡脚可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缓解疲劳,提高睡眠质量,改善失眠的症状,泡脚还可以振奋人体的脏腑机能,促进寒湿气排出体外,增强机体免疫力。
此外,大家还可以通过腹式呼吸改善肺功能状态,让肺气慢慢足起来。按摩穴位,如按摩合谷、迎香、天突、承浆、涌泉等穴位,有助于调节身体、保养肺气。有需要的患者朋友,还可以自行选购安睡枕、中草药香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