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b版:晚晴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一趟出游 我成了被吐槽的“扫兴长辈”

晚晴话题

(资料图)

暑假期间,全国各地的旅游景点都是“人从众”。家长们带着孩子开启了暑假游,咱厝许多老友也跟着家人,一家大小齐齐出去玩了。老友相聚时,旅游中遇见的风景、美食、人文风情都成为老友们津津乐道的话题。随着暑假即将结束,“暑假你和孩子们出门旅游了吗”成了热门话题,有的老友还在回味旅途中的美好见闻,有的老友却连连吐槽,说再也不和小辈们出去旅游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65岁林秀梅: 旅途中,我被家人“嫌弃”了

家住罗山街道的林秀梅阿姨已65岁。今年她的孙子小强初中毕业。于是,家里人趁着暑假带小强出去旅游放松一下。他们一家人选择到北京旅游,“那里有很多大学,还可以带孩子去看看那些名校。”对于这个决定,小强也很开心,但没想到旅游过程中小强却高兴不起来了。原来,奶奶一路上不停地“说教”让他烦死了。

“玩完回去就要收心学习,高中三年是最重要的。”“这里很美吧,以后考上了大学,想到哪里旅游都行。”“你要好好学习,将来才能考到好的大学。你看这个学校校园环境多好。”……三句不离学习,不仅小强烦了,连林秀梅的儿子儿媳也烦了,“妈,好不容易出来玩一趟,就不要唠叨这些了,多扫兴呀。”被孙子,还有儿子儿媳抱怨,林秀梅很难过,想不通自己哪里说错了。“虽然中考结束了,可是马上就要上高中,我就是忍不住想对小强多提醒一点。”林秀梅说。

自从被家人抱怨后,旅途中,林秀梅就变得小心翼翼,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又说错话让孩子不高兴,搞得自己看风景也心不在焉。“唉,我也不想成为那个扫兴的人,可是和孩子讲话的时候就忍不住会说和学习有关的事情呀。”林秀梅叹息道。

72岁郭珍珍:还没到机场就被“吐槽”了

同样被孩子吐槽“扫兴”的还有青阳街道的郭珍珍阿姨。

郭珍珍72岁了,孙女在西安读大学。“明年孙女就要大学毕业了,说要在毕业前带我去自己读书的地方看看。我很开心。可是没想到计划的时候很开心,开始出发到旅游回来,孙女却说我这老太太很扫兴。”郭珍珍哭笑不得地说。

“出发前,幻想奶慈孙孝,可实际上却是鸡飞狗跳。虽然没有特别不开心,但后来我想想,孩子们说得也有道理。”郭珍珍细数这一次旅行中和孙女的冲突有哪些,说出来其实都是小事,却惹得孩子不开心了。

“我怕出门吃东西用东西不方便,临行前就开始准备各种东西。但是,孙女让我什么都不用带,我还是带了很多东西,将行李箱塞得满满的。”郭珍珍说,没想到在机场托运行李时,行李却超重了。当孙女从郭珍珍沉甸甸的箱子里掏出保温杯、苹果、面包、火腿肠、泡面甚至还有十几包榨菜的时候,整个人都不好了。“为了不交超重费用,我把这些全都塞到了自己的背包里,背包鼓鼓囊囊的,好像下一秒就要炸掉。”孙女劝她不要带了送给别人,但郭珍珍觉得浪费,坚持要自己背着走。

为了不用起早,孙女特地定了十点多的飞机,想着吃过早饭再慢慢去机场。可出发当天,郭珍珍仍在早上6点就敲响她的房门,催促她早点出发。“我就是怕飞机赶不上,我们去机场等着,总好过到时赶来赶去。”郭珍珍觉得多预留点时间总没错,但孙女却拖拖拉拉还怪她。

“还有出去吃东西,非得要去那种人很多的店,要等很长时间不说又很贵。我说随便吃一点。她也不愿意,说来了就得体验当地的美食。”郭珍珍说自己心疼孩子乱花钱,可是又怕孩子不开心,只好随着孩子,“我怕又被孩子说扫兴。”

多理解多沟通 放手让孩子去安排

的确,关于出门旅行,年轻人和老人之间似乎有很多的“代沟”:难得出门一趟,坐舒适的交通工具、住高档的酒店、吃当地美食、游特色景点是多数年轻人的选择,但老人却常常把“你吃吧,我不吃”“你玩吧,我不玩”“你去吧,我不去”等挂在嘴边,似乎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相较于花钱坐出租车、住酒店、吃饭店,老人更喜欢坐公交、啃馒头、吃泡面。

在年轻人心中,旅行应该是悠闲惬意的,睡到自然醒起床,慢悠悠逛几个景点,打卡几家感兴趣的小店,citywalk一下再回酒店美美睡一觉。但老人的旅游堪比早起赶集,“早”和“赶”贯穿整个旅程。在“你是来睡觉还是来旅游的”“再不起,自助早餐就没了”的催促声中,紧张又忙碌的一天开始了。老人们沉浸于早早出发去机场、早早去景区排队,不知疲倦地穿梭在景点之间,身形矫健地拍照打卡,仿佛只有“应玩尽玩”才能不虚此行。

“很多时候,长辈在旅行中的一些扫兴行为并非故意要挑孩子的刺、与孩子作对,也不是真的嫌弃子女的安排,更多是因为在生活习惯、处事方式和思想观念上与孩子不同频。这些不同和差异使得明明互相为对方着想、想对对方好的两代人产生了误会和摩擦。”晋江市第三医院心理科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荣尧表示,其实大家多沟通多理解,年轻人理解老年人的心理,老年人也学着放手让孩子去安排行程,安心享受,这样就皆大欢喜了。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