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b版:生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立秋养生牢记这几招

时下已是立秋。虽说立秋节气不等于入秋,但立秋的到来也意味着,再过不久,炎夏会逐渐离我们远去,此后天气也将逐渐转为寒凉。晋江市医院经济开发区院区医务人员提醒市民朋友: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立秋正是从养阳逐渐转为养阴的时刻。当下养生原则,应随着节气更替进行调整。

迎秋季需“三防”

晋江市医院经济开发区院区医务人员提醒市民朋友:当下虽然是立秋,但暑热未尽,气温并不会很快下降。“秋老虎”虎视眈眈,即使偶有凉风,也不能有丝毫懈怠,仍需当心中暑。

值得一提的是,眼下这个节气,容易出现口干舌燥、鼻涩咽痛等问题。当治以养阴清燥、润肺生津之法,可用麦冬、菊花、百合等煎水代茶饮。初秋是感染性疾病的高发期,尤其是昼夜温差逐渐增大,人易感受外邪而致感冒。且初秋夜晚已冷,不好好盖被子易导致腹泻、腹痛等。

做好这“四养”

饮食调养是第一步。立秋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市民朋友可根据这一节气特点,科学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饮食方面,建议“少辛多酸”,酸味起到收敛肺气的作用,辛辣则发散泻肺。平时应尽量少吃大葱、生姜、大蒜、韭菜、辣椒等辛味之品,以及辛辣、油炸、白酒和膨化食品等,适当多食水果和蔬菜以助养肝敛肺。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蜂蜜、牛羊乳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

起居调养方面,进入秋季后,天高气爽,大家在作息上应“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睡能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太过。

精神调养很重要。中医认为,秋内应于肺,在志为悲(忧),悲忧易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容易情绪惆怅低落,所以在进入秋季时,要做到收敛神气,心态保持平和,使得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才不会被秋天的悲忧心态所伤。

运动调养也是入秋的关键因素之一。在秋季,运动量不宜过大,可选择一些平缓轻松的运动项目。尤其是老年人、儿童、体质虚弱者,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初秋之际不要贪凉,注意随温度增减衣物。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