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半个月,咱厝新生幼儿即将开启人生的第一段学习之旅。面对全新的幼儿园环境和集体生活,孩子将会面临哪些问题呢?家长可从哪些方面提前为孩子入园做准备?本期,“亲子健康”将从心理调适、生活准备等方面为家长分享实用的干货。
热议:“孩子抵触幼儿园新生活”
“女儿今年9月份就要上小班了,因为之前没有上过幼托班,都是家里的老人帮忙带着,我还是有点担心她能否适应新生活。前几天,我有意跟孩子提起就要上幼儿园的事情,没想到她伤心地哭了起来,原来家里的长辈曾跟她说过‘再不听话就要把你送去幼儿园’之类的话,孩子可能对上幼儿园这件事产生了抵触心理。”家住梅岭街道许厝社区的黄女士焦虑地说道,只剩下半个月的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帮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心理准备。
除了入学前产生抵制情绪、不愿意上幼儿园外,不少孩子会在入学后的前两周内出现分离焦虑,可能表现为哭闹、摔东西、拒绝吃东西等,还有可能会表现为不愿意与老师、陌生的小朋友交往等。由于孩子在新的环境中情绪波动较大,加上哭闹、紧张、焦虑等情绪,胃口不佳、体能消耗大,可能会引起代谢紊乱,导致感冒等症状。
对于自理能力较差、交往能力弱的孩子来说,在新的环境里可能还会出现想上厕所不敢说、口渴了想要喝水不敢说的情况,进而导致尿裤子或午睡时尿床等。就此,家长需要提前跟孩子沟通,让孩子敢于开口寻求老师的帮助。同时,帮孩子多备几套换洗的衣裤。
建议:“帮孩子提前做好准备”
那么,家长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准备,提前帮助新生幼儿克服入学焦虑呢?首先,家长可以从心理层面帮助孩子做好准备,从日常交流中暗示孩子,比如“你已经是一个很棒的哥哥了,可以上幼儿园啦”“幼儿园里有很多好玩的玩具,还有很多小朋友可以一起玩”等。除此之外,家长还可以在闲暇时光带孩子到幼儿园周边转转,让孩子提前熟悉校园周边的环境。
与此同时,家长还可以通过生动的绘本故事,比如《我爱幼儿园》《幼儿园里我最棒》《老师,我想上厕所》等主题绘本,向孩子介绍幼儿园里可能会发生的人、事、物,让孩子调整心理状态,萌发对幼儿园老师的信赖,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开启幼儿园新生活,从而缓解入园焦虑。此外,还可以鼓励孩子多与上了幼儿园的哥哥、姐姐交流,从其他小朋友口中增加对幼儿园的了解,减少孩子入园后的陌生感。
在生活方面,这阶段家长可以鼓励孩子自己使用勺子进餐,学会自己穿衣裤、鞋子,懂得认自己的物品。此外,当自己想要喝水、大小便时要敢于向老师寻求帮助,让孩子知道哭不能解决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家长还可以陪孩子选择上幼儿园后会用到的生活用品,比如可爱的双肩包、拖鞋、睡衣等,让孩子对即将开启的幼儿园生活拉满期待值。
在交往准备方面,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教会他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和需求。比如,学会说“老师,我想喝水”“老师,我吃饱了”“老师,我想上厕所”“老师,我身体不舒服”等。同时,还要教会孩子学习礼貌用语,比如,“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需要注意的是,还要让孩子学会在集体生活中与他人文明相处,遇事不任性、不乱发脾气,可以第一时间寻求老师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