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我这样带大的,怎么不可以?你太宠溺孩子了,不能这样惯着他。我的经验比你多,咋的,还要我听你的?”听到这些话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很熟悉呢,是不是经常出现在因孩子教育问题,与父母产生冲突的场景中。
在现今繁忙的社会中,很多年轻父母忙于工作无法照顾自己的孩子,于是照顾孩子的责任就落到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身上。然而,两代人在教育方法和观念上的差异,常常导致彼此“看不惯”又“离不开”的尴尬局面。随着时间流逝,在养育孩子的理念方面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冲突,你是如何看待两代人对教育下一代理念的不同呢?今天,我们就来听听咱厝老友们怎么说。
多沟通 成为养育路上“好队友”
颜纯强(化名)今年67岁,是一名退休教师,做了一辈子的老师,他深知早期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孙子乐乐出生后,我为他制定了一套详细的教育计划,包括早教、兴趣培养和学科学习。我坚信,只有接受系统的教育,孩子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然而,我的儿子和儿媳却持不同观点。他们认为孩子应该快乐成长,不应该过早接受过多的学习任务。每当我提出要给乐乐报兴趣班或者进行学前教育时,都会遭到他们的反对。”
“爸,乐乐才5岁,让他多玩玩吧。现在的孩子压力已经够大了,我们不想让他输在起跑线上,但也不想让他输掉童年。”颜纯强的儿子小颜希望乐乐多参加一些课外活动,培养兴趣爱好,“我心里很着急,觉得他们太过放任。我也试图向他们解释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但每次谈话都会演变成争吵。家里的气氛变得紧张起来,我和儿子之间的代沟似乎越来越深。有一次,我趁儿子夫妇不在家,教乐乐认字。没想到被回来的媳妇撞见,她非常生气,指责我不尊重他们的教育方式。”颜纯强很郁闷,当天晚上他和儿子进行了深度沟通,“我们希望乐乐能够自由发展,而不是按照您的计划成长。我们会根据他的兴趣爱好,适度地引导他。”小颜这样说。
当听完儿子的解释后,颜纯强发现他们对乐乐的教育其实也有自己的规划,只是方式和我不同。慢慢地,颜纯强理解了他们的做法,开始尝试以一种更柔和的方式参与乐乐的成长。“我不再强迫乐乐学习,而是通过讲故事、玩游戏的方式来启发他的思维。我发现,这种方式不仅让乐乐更愿意亲近我,也让我感受到了教育的乐趣。慢慢地,家里的气氛变得融洽起来。我和儿子、儿媳之间的关系也改善了。他们开始重视我的经验和建议,我们经常一起讨论乐乐的教育问题,在教育乐乐这件事上,我们成了‘好队友’。”颜纯强说。
“一天,乐乐兴奋地跑来给我看他画的画。那是一幅充满想象力的作品,虽然笔触稚嫩,但色彩丰富,充满活力。看着他骄傲的小脸,我突然意识到,也许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成果。”颜纯强说,这段经历让他深刻认识到,代际之间的理解和沟通是多么重要,最好的教育不是固守己见,而是在相互理解和尊重中找到平衡。
多学习 一样可以带好娃
“我一直帮女儿带孩子,虽然有时候也有冲突,但是女儿都会跟我说问题在哪里,我觉得有道理就学,没道理的我也会反驳一下。但很多时候会发现年轻人的想法还是比较好的,都很有道理,这个时候听他们的就对了。平时还可以多学习一些育儿知识,这样他们放心让我带孩子,我自己也开心。”61岁的林宁宁阿姨告诉记者。
林阿姨是一名退休护士,她的外甥女果冻今年4岁了。有一次,果冻吃完糖果,正准备把糖果纸丢到糖果盒里,果冻妈妈看见了就问她“这要往哪放比较好呀?”林阿姨听到了立刻说:“就往地上一放,一会儿,外婆来扫地。”果冻犹豫了一会儿,看她有些不知所措,林阿姨又说:“没关系,放吧,外婆同意的。”于是果冻就把糖果纸放在地上,跑走了。
林阿姨觉得这是小事一件,可是女儿却不这样认为。当天,女儿就和她说这样做是不对的。“你想,第一,果冻养了好久的讲卫生习惯,可能在这一刻动摇了。第二,在我和你给她的选项里,她选择了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式,懒得走就把垃圾就地放下。第三,果冻的感恩心可能会受影响,因为该她做的事被外婆代劳了。她可能认为别人为她做事是理所应当的,反而不懂得感恩。”女儿这样说道。林阿姨听完后很震惊,“我没想这么多!原来教育小孩子都是在点滴的细微小事中留心啊!”
“可能我们认为是很小的事情,随手都能帮孩子做,但是却在无形中影响了孩子的自主能力。所以还是要多学习。”林阿姨说她现在经常在网上学习育儿知识,“抖音上的教育专家都说‘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看来我学得还不够,得继续关注、学习。”
多包容 目的一致都开心
“要给孩子带娃,就不要太固执。多理解多包容,这样孩子开心,我们自己也开心,对小朋友成长也有好处。”72岁的李玲玉阿姨笑呵呵地说道。而她并不是一开始就有如此感悟的,在养育孙儿的路上,她和儿媳妇没少吵,不过后来发生了一件事,让她彻底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由于李阿姨这一辈人,多数经历过很多磨难,经历过吃不饱饭的苦日子,所以他们下意识地担心孩子会不会饿着了,并不会意识到孩子是否有胃口。总是苦口婆心甚至威逼利诱地想让孩子多吃一点。而且,为了让孩子高兴,买菜做菜都是顺从孩子的胃口,上桌的全是孩子爱吃的菜,孩子不爱吃的菜从来不做,忽略了营养均衡,渐渐地就养成了孩子挑食的毛病。而且,孩子不好好吃饭之后喊着饿,老人又会给他零食吃。
李阿姨的孙子今年5岁,身高明显比同龄孩子矮,体重也轻。儿媳经常提醒老人要多带孩子到户外运动,多吃有营养的食物。可是李阿姨不以为意。儿媳说多了,反而让李阿姨觉得烦。于是,儿媳给孩子挂了医院专家的号,带上李阿姨一起去“学习”。在医院,医生给孩子开了检查,结果表明孩子生长发育曲线已经低于同龄段孩子。医生嘱咐要加强营养,不要吃零食。这些话堪比“圣旨”,比儿媳反复说有用多了。现在,李阿姨不再固执,开始改变喂养孩子的习惯了。儿媳和她说什么,她也不再不耐烦,而是用心地去听。“我们老人的经验不一定是对的,多听听别人的意见,多包容一点,毕竟大家的目的都是为了孩子好,没必要吵吵闹闹的。当意见很不统一时,那就多听听年轻人的,现代的社会毕竟和我们那时不一样,对吧。”李阿姨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