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b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本一上线首次突破3000人大关,600分以上人数位居泉州各县市首位——

新高考的“晋江实践”

本报记者 蔡红亮

“同学你好,我是邮政快递员,这里有一封你的录取通知书,请准备好身份证、准考证签收……”昨日上午10时,晋江一中2024届高三考生林予恒收到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家里一下子热闹起来。

近日,这样欢喜的一幕不断在晋江上演——各高校的录取通知书陆续投递,“飞往”考生手中。

今年高考,晋江交出了一份亮丽的答卷:本一上线首次突破3000人大关;600分以上人数位居泉州各县市首位,强基计划、清北高校专项、中科大少创班全面突破……

岁月更替,春华秋实。2021年,福建省正式实行“3+1+2”普通高考新模式。晋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晋江教育部门大胆创新、多措并举,走出一条新高考的晋江实践之路,引领晋江高中教育走向“广阔天地”。晋江教育呈现出全面进步、全面开花的良好态势,提升了晋江高质量发展的“成色”,增强了广大群众的教育获得感。

新高考 考的不只是学生

面对新高考改革,晋江各高中校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谢雪川是晋江市季延中学的一名数学教师,从教27年,跨越了传统高考和新高考。

今年高考放榜那天,学生在等待自己的成绩,谢雪川同样在等。他想知道新高考以来,老师们调整教学模式的成效如何。

“如释重负,结果令人满意。”谢雪川笑了。面对新高考带来的挑战,他们“赢”了!

“新高考最大的变化是选才标准从‘考知识’转向‘考能力’‘考素养’;我们的教学方式也有很大改变,更加注重学科的实践活动和项目式学习。”谢雪川说,新高考、新课标实行以来,教师集体备课的次数更多了。其间,学校持续实施推门听课制度,实施“一生一案”等高三培优策略。

新高考,考的不只是学生。实施课改,老师的教学理念首先要跟上;而理念的及时更新需要教研的强力保障。

王显文是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高中语文教研员。一见面,王显文就向记者“晒”起了他的“宝贝”——一本本记满“干货”的笔记本。“这些‘干货’是通过一次次高中教研活动记录的。”王显文说。

王显文提到,“教学考评研”一体化将零散的教研活动结构化,是晋江教研面对新课标、新高考挑战的一大“利器”。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开展新教材教学设计暨说课答辩研训、教师“命题、析题、答题”研训、“基于关键问题解决”的微课例分析研训等六大公共教研项目,实现高中教师全员参与、高中学科全面覆盖。

此外,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还组织专兼职教研员对21所高中进行全学科多轮次的教学视导,集中反馈重点问题,为学校及时整改提供建议。同时,研制印发《复习课、练习课、试卷讲评课和质量分析报告基本要求》,创新建立市级教研和师生竞赛获奖统计小程序,建立数据通报制度。

一段时间后,晋江高中教师专业理念更新及时,专业能力提升快速。在进一步理解和把握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后,课堂教学有了深刻的变化,教学质量持续提升。2019年至2024年的泉州市监测中,晋江的总分和平均分等指标稳居县域第一,及格率、总分等指标优势不断体现,高考成绩总体水平和尖子生数量也位列全省县域前列。

面对新高考的选科变化,晋江各校更是提前做足准备,学生入读高一时,便开设专门的生涯课程,指导学生初步确立生涯目标。

今年高考,季延中学考生陈梓扬取得物理方向715分的优异成绩。喜报传出后,学弟学妹慕名前来向他“取经”。在分享成功经验时,陈梓扬频频提及职业生涯规划。“合理科学的生涯规划让我对自己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高中阶段学习的目标指向也更加具体。”在陈梓扬印象中,高中三年,学校开展了多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活动,既有本校老师的专业指导,也有优秀校友的返校宣讲。

多样发展 让成功有更多的通道

今年高考,南侨中学本一上线180人,数据格外亮眼。

2023年9月,晋江各高中校根据学校近三年的高考情况和生源起点,制定2024年高考奋斗目标。彼时,南侨中学设定的本一上线人数为142人。

“我们将目标细化到学科备课组、班级教学组、德育团队组三个组,精心制定高三毕业班过程性激励办法,明确‘守住底线、冲刺上线、不越红线’的‘三条线’学业质量要求,通过‘一月一总结’,实现‘一结一进步’。同时,根据学生个性促进多样化发展,为学生成才打通更多的通道。”南侨中学党总支书记曾国耕道出“法宝”。

学校制定明确目标,并围绕目标落实“一生一案”,最大的受益者当数学生。

李宇晴是南侨中学2024届毕业生,在今年高考中发挥出色,取得物理方向633分的好成绩。而高一时,她的成绩在年段排名近400名(年段共500名学生)。“老师全面了解我的情况,帮助我制定一个个小目标,并鼓励我一步步实现。”李宇晴提到,学校不仅点对点培养优生,还对临界生“定人、定科、定时、定点、定任务”,给予学生精准辅导。

(下转4版)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