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b版:本地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整合资源讲好灵源故事

灵源推动乡村传统文化创新发展

本报讯 (记者 林伊婷) 日前,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下南洋”华侨文化主题调研社会实践队来到晋江灵源街道灵水“话桑文化馆”,通过参观海外侨胞吴淑惠女士珍藏邮票展及灵水先贤馆,详细了解灵水传统村落华侨建筑背后的家国故事与家风传承。

自上月“话桑文化馆”揭牌后,其迅速成为灵水侨乡文化展示窗口及家风文化研学基地,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市民、游客前往参观。

走进“话桑文化馆”,透过古厝内镌刻的“寄迹香江怀梓里,经商加国念侨乡”对联及墙上悬挂着的“乐育英才”等感谢牌匾,不难看出主人及其家族后人的桑梓情怀。据悉,“话桑文化馆”所在的吴垂奎大厝及话桑别墅,是灵水旅外乡贤吴垂奎于1936年兴建的,为中西合璧的番仔楼。吴垂奎旅居海外打拼,事业有成之时不忘回馈家乡;其家族后人也代代传承良好家风,热心家乡公益事业。

此次借该古厝完成保护修缮工作,灵源街道积极同吴垂奎家族后人沟通对接,在古厝设立“话桑文化馆”,常态化开展邮票展、家风研学等各类文化活动,助力灵水传统村落文化推广。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吴垂奎家族后人吴淑惠更是携自己收藏多年的珍贵邮票回到“话桑文化馆”办展,用实际行动传承祖辈、父辈的良好家风,为家乡文化振兴贡献力量。

“话桑文化馆”的设立,是灵源街道深入挖掘本地“华侨文化”,凝聚乡贤力量,实施乡村文化阵地空间整合提升工程,推动乡村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缩影。

据了解,今年初以来,灵源街道围绕探索乡村传统文化创新与发展的新路径,结合自身发展实际,详细制定了灵源街道推动乡村传统文化创新发展试点工作方案,通过深入挖掘本地“华侨文化”“家风文化”等传统文化内涵,因地制宜整合群众喜闻乐见的乡村文化阵地空间、 培育乡土文化品牌IP、打造文体旅融合发展项目,探索实施文化赋能乡村发展新路径。

“灵水社区是著名侨乡,灵水传统村落内有200多座古建筑,其中不少华侨建筑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及良好的家风传承。近年来,我们一直积极推动保护和利用好这些侨厝,挖掘本地‘华侨文化’,积极讲好侨乡故事,凝聚海内外侨胞力量。此次‘话桑文化馆’的设立,是乡贤反哺家乡文化振兴的具体实践。”灵源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灵源街道将利用好“话桑文化馆”这一乡村文化阵地,常态化组织开展家风研学等各类文化活动,讲灵源好故事,传播灵源好声音。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