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关注过自己的睡眠状况吗?你知道良好睡眠的标准是怎样的吗?每年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2024年世界睡眠日的主题:Sleep Equality for Global Health,我国的主题:健康睡眠,人人共享。为了让小伙伴拥有好睡眠,晋江经济报健康周刊《本期聚焦》专栏邀请晋江市医院(上海六院福建医院)神经内科施清晓医生,为大家解析睡眠的奥秘。
失眠人群日益增多
你知道吗,充足的睡眠是国际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之一,另两项是均衡的饮食、适当的运动。睡眠是每个人生命必需的过程,是一种生物节律,约占人一生中三分之一的时间。
为什么要设立“世界睡眠日”?施清晓介绍,根据陆林院士的《中国睡眠医学中心标准化建设指南》(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中国成人失眠发生率为38.2%,超过3亿的中国人存在失眠(每10个人中有近4个人存在失眠)。可见,失眠人群日益增多,失眠已成为社会大众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女性、儿童及青少年与老年人群更需要关注睡眠。女性失眠率是男性的1.4~2倍;超六成青少年儿童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且仅有18.0%的青少年儿童醒后精力充沛;目前老年人群中约有40%~70%的人存在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施清晓特别指出,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更需要关注睡眠。研究显示,患者睡眠质量越差,认知功能也越差。
良好睡眠好处多
施清晓介绍,睡眠拥有以下作用:消除疲劳、保护大脑、增强免疫、促生长、抗衰老、更快乐、更迷人。
反之,不睡觉或睡不好有何危害?“人不吃饭可活20天,不喝水可活7天,而不睡觉只能活4~5天。睡眠不足会增加冠心病患病风险。”施清晓表示,睡眠不足的危害包含头痛、情绪低落、脾气暴躁、体重增加、反应迟缓、口齿不清、学习能力降低、视物模糊、健忘、做事老出错、车祸风险高、性欲降低、更怕疼、疫苗效用减弱、易得病、胃肠出问题、心脏病风险高、糖尿病风险高、患癌风险高、死亡风险高。调查研究发现:夜间睡眠时间减少,冠心病的患病风险增加了14%(男性增加5%,女性增加18%),睡眠质量下降,冠心病的患病风险增加了11%。
医生支招助你好眠
那么,怎么才算睡得好?充足的睡眠时间及高质量的睡眠才算“睡得好”。施清晓解析说,睡得好的五个标准为入睡快, 上床10分钟左右应能睡着;睡眠深、呼吸深长、不易惊醒;晚上不醒转或很少醒转,无惊梦现象,醒后很快忘记梦境;起床后精神好,心情舒畅,精力充沛;白天不困倦,头脑清醒,干事效率高。
“引发失眠的因素包含压力、环境因素、健康状况、药物等兴奋物、差的睡眠习惯等诱因。”为提高睡眠质量,施清晓建议,可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是缓解压力,进行放松训练、深呼吸、冥想、生物反馈;其次是改善睡眠环境,比如消除噪声和气味、关灯等;此外,也可从改善健康状况着手,积极与医生沟通,寻找专业帮助;并且,建议减少药物及兴奋性物质的摄入,比如日常应减少咖啡因或酒精的摄入;最后,建议调整睡眠习惯,比如每天保持相同的睡眠时间、入住于凉爽黑暗的卧室,养成睡前放松、卧室禁止使用电子产品、睡觉前2小时不运动等习惯。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会自行在网上选购助眠保健产品。针对药物的选择,建议听从专业医生指导,接受专业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