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清华
58岁女子胃部胀闷两个月、37岁病人因过敏咳嗽两个月、49岁女子饱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困扰、19岁小伙身患银屑病多年……从事中医药研究30多年,蔡文墨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
“你想成为中医,还是名中医?”蔡文墨回忆,学医时,老师一见面就这样问他,“中医学徒要学五年,想学好得十二年。”不怕吃苦的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心中有路 前行有数 立志成为名中医
带着父亲的期盼,从小讷言敏行的蔡文墨走上了中医这条路。
1983年,他考入泉州卫生学校学习针灸,懵懵懂懂地跟着老师背阴阳记五行。进入医学殿堂后不久,蔡文墨发现,自己深深喜欢上了中医,“学医不仅能有个专长,更能治病救人、服务大众。”自此,他做好学一行、爱一行、干一行的心理准备,步履坚定。1986年毕业后,他先后在安海医院、青阳卫生院工作。为提高医术,他又继续前往福建中医学院、湖南中医学院学习提升。
1993年,蔡文墨师承福建省名老中医专家许百轩。同吃、同住、抄方、巡诊……品性淳厚、勤学善悟的蔡文墨潜心跟随许百轩学习,许百轩也将毕生经验倾囊相授。同年,蔡文墨加入晋江市中医院团队,从普通医师一步步晋升到主任医师。后来,他又与许佩玲副主任医师一起撰写、出版《许百轩中医外科治验集》《许百轩中医外科临证录》等专著,还发表了专业论文30多篇。
“望闻问切”药到病除 善用中药治“疑难杂症”
由于医名远播,求诊者纷至沓来。每年都有来自省内各地,甚至江西、北京、香港、澳门等地的患者,慕名到晋江找蔡文墨看诊。“中医不能纸上谈兵,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多年来,蔡文墨做了很多中医全科和中医外科、皮肤科的临床工作和研究。他开具的方子,治好了无数患者的多年顽疾。
前几年,有个孕妇因尿潴留夜间排不出尿就诊于急诊科,接诊医生先给其插了尿管。后来,经产科主任介绍,蔡文墨经中医辨证后确定该患者为中气不足所致,遂给予其调补中气利水,没过多久,该孕妇的尿潴留问题就解决了。“这个病例再次验证,中医不是慢郎中,同样可以治急症。”蔡文墨说。
去年,有一个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因“行半月神经节手术后加上两联的抗癫痫药都未能控制且西药无法控制痛楚”前往医院求诊。经蔡文墨治疗后,其痛楚未再发作。蔡文墨坦言,“这个案例说明,中医有不可被替代的作用,是可以治疑难病症的。”
“在蔡医生这儿,不仅普通病症疗效显著,疑难病症也能得到有效控制甚至断根。晋江有这么好的医生,患者受益很大。”第三次前来复诊的张女士说,她是一名蛇串疮、寒湿症(西医诊断为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此病令其十分困扰,吃了蔡文墨第一次开具的中药方5帖就已好了大半,第二次就诊喝药后基本痊愈。而其儿子的慢性荨麻疹,求诊多地总是不见好,后来也被蔡文墨经化湿温阳的调理思路遣方治愈。
传承中医精粹 助力中医药焕新机
作为福建省第二批基层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带徒工作指导老师、福建省名中医许百轩的学术继承人、晋江市中医药学会会长,要将中医传承开枝散叶,蔡文墨深感任重道远。
中医讲究传承。从医多年,蔡文墨不仅酷爱钻研中医药,更乐于分享、培养新人。每天早上7点,他都会在微信朋友圈分享“每日一方”,简洁的文字搭配音乐、图片,详细注明每个中药方子的出处、主治病症、配方、用法剂量等。
从2015年至今,蔡文墨已培养十多位中医师。蔡文墨要求他们在看诊时,要出具中西医诊断,坚持“理、法、方、药”,要“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如今,这些医生在不同地方为患者服务。
如何传承发展好“老祖宗留下的中医宝库”?蔡文墨常对跟着他学习的中医师说,“中医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是每一个中医人的使命。在治疗时,要有底气,信中医、讲中医、行中医。疗效可以说明问题,更是硬道理。”
擅长领域
擅于通过化湿、温阳的方法治疗慢性荨麻疹、带状疱疹。临证中,重视中医的整体观,注重“寒湿为百病之源”“脾胃一调百病安”“调理中气转枢升降功能”“阳气是人体根本的温阳扶阳思想”,以及经方研究的理论应用。熟练应用中医药诊治内、外、妇、儿科疾病;在中医论治、通科调理疾病时疗效显著;采用调运中气、扶阳理论辨治慢性病取得良好远期效果。
坐诊时间及地点:每周星期二、五上午;晋江市中医院爱国楼门诊部四楼。
名医经历
毕业于湖南中医学院,系福建省名中医许百轩的学术继承人,致力于中医外科、皮肤科等临床研究和探索近40年。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疡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三届诊断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疮疡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委员;福建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一、二届副主任委员;福建省中医药学会外治分会第一届常务委员;福建省医院协会医院文化管理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福建省中医药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泉州市中医药学会第七届、第八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常务理事、晋江市科协第七届常务委员等多种职务。撰写出版《许百轩中医外科治验集》《许百轩中医外科临证录》,参与编写《中医皮肤病临症心得》《常见皮肤病的中医特色疗法》,是《皮肤病中医经典与临床的副主编,发表专业论文3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