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春天雨水日趋充沛,野生蘑菇进入了生长期,现在咱厝的田间和路边也冒出了不少野生蘑菇。打开搜索软件,输入相关词句后,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每年这一时期,都能看到不少市民因踏青郊游时采摘或购买野生蘑菇带回家食用,误食野生毒蘑菇而引发的中毒事件报道。
“毒蘑菇虫蚁可食,人类是否也能吃?”“是不是颜色鲜艳的蘑菇才有毒?”……谈及毒蘑菇,很多人对之仍存在不少误区。晋江市健教科科长叶福全介绍,其实,人与昆虫的生理特征差别很大,不能简单根据虫蚁是否取食来判断蘑菇是否有毒。同一种毒蘑菇可能对人和昆虫来说是“彼之砒霜,吾之蜜糖”。根据颜色来鉴别毒蘑菇是没有科学依据的。纯白的“白毒伞”是世界上毒性最强的大型真菌之一,也是近年我国多起毒蘑菇中毒事件的元凶。可见,不能仅凭颜色来判断蘑菇的毒性。
不采不买不食野生菌
毒蘑菇种类繁多,所含毒素复杂。一种毒蘑菇可同时含有多种毒素,同一种毒素也可出现于不同种毒蘑菇中。目前,已知毒素种类有限,常见的毒素有毒蝇碱、奥来毒素、鹿花菌素等。
如何预防毒蘑菇中毒?叶福全坦言,其实,预防野生蘑菇中毒最好的做法就是:不采、不买、不吃野生蘑菇。值得一提的是,一些野生的毒蘑菇与食用菇类外形相似,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并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鉴别,仅靠肉眼和根据形态、气味、颜色等外貌特征难以辨别,极易误食而引起中毒。
误食毒蘑菇后如何处理?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前往就近医院治疗,并告诉医生有食用野生蘑菇。采用简易的方法进行催吐、导泻,如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用汤勺等硬质东西刺激喉部,排出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减缓有毒物质的吸收。让患者饮用少量盐糖水,补充体液,防止反复呕吐导致脱水、休克。
已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灌水,以防止窒息,并为患者加盖毛毯保温。保留中毒人员食用的野生菌样本,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对于具有6小时以上潜伏期的中毒患者需要及时送至大医院进行治疗。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咱厝气温逐渐回暖、降雨增多,野生蘑菇已经纷纷“冒头”,进入生长旺盛期,这也意味着,“索命菇”的高峰期又来了!野生蘑菇虽然味美受到不少人的喜爱,但如稍不注意进食了有毒蘑菇,轻则引起肝、肾、心脏、神经、血液系统损害,重则有可能丢了性命。为此,咱厝市疾控中心温馨提示:春游野餐,谨防野生蘑菇中毒。